张江"芯通道"助上海集成电路进出口双增

集成电路产业 外贸进出口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0日
上海海关通过多维政策赋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通关模式吸引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强韧增长。
一、政策集成优化营商环境
面对疫情冲击,上海浦东海关推出"三零"服务体系:政策传导零距离确保企业实时获取关税优惠政策;业务办理零接触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减免税无纸化申报,中芯国际等企业设备进口效率提升40%;单证审核零积压通过预审机制缩短审批周期,保障半导体原料供应链稳定。配套实施对美加征关税商品市场化采购排除机制,2024年前7月累计为集成电路企业减免税款超12亿元。
二、通关革命支撑技术攻坚
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创新"空港直通"模式,破解高精尖材料通关瓶颈。针对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5纳米工艺研发所需的掩模版,海关采取三项举措:一是开通浦东机场至张江的专属物流通道,研发材料直达洁净查验室;二是配置恒温恒湿仓库,确保光刻核心部件"掩模版"存储环境达标;三是实行"到货即验"机制,68批次进口平均通关时效0.8小时。该模式使掩模版清关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85%。
三、长三角协同激活产业链
上海海关联合苏浙皖建立集成电路联合担保机制,实现长三角保税研发材料"一保多用"。浦东机场与苏州工业园区、合肥综合保税区建立"芯链快车"专线,晶圆代工企业跨区调拨时间压缩至6小时。2024年第二季度,通过区域协同进口的半导体靶材、光刻胶等关键材料环比增长33%,支持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企业产能利用率达92%。
四、智慧监管构筑产业屏障
应用AI布控系统精准识别高风险集成电路设备,对价值300万美元以上的光刻机实施"全周期溯源管理"。建立晶圆出口绿色通道,通过芯片激光刻蚀溯源技术实现快速核销,817亿元出口产品通关时效缩短至15分钟。开发集成电路产业专用归类数据库,覆盖5000余项商品编码,申报差错率下降至0.2%。
五、创新生态驱动可持续发展
上海科创中心海关设立"芯天地"服务平台,整合28家科研机构需求形成共性技术进口清单。针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发,首创"保税研发+即时核销"监管模式,碳化硅外延片等新材料研发周期缩短20%。建设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024年拦截侵权半导体设备23批次,为企业维权挽回损失1.7亿元。
六、基础设施赋能高端制造
外高桥保税区建成12万平方米集成电路专用恒温仓,满足EUV光刻机整机进口要求。临港新片区布局全自动保税维修产线,支持企业开展28纳米以上制程设备全球维护业务,预计年增服务出口50亿元。洋山深水港开设半导体专用泊位,采用氢能源无人集卡运输,降低晶圆运输震动风险80%。
通过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的双轮驱动,上海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的全产业链海关服务矩阵,为国产半导体突破"卡脖子"技术构筑高效通关保障体系。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建设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枢纽城市。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