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创新案例助推招商引资深化开放

自贸区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近日,上海自贸区推出第九批15项金融创新案例,旨在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强化招商引资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案例聚焦对外开放、“一带一路”资金融通、长三角一体化等核心领域,展现出自贸区在深化金融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作为自贸区挂牌以来的重要成果,此次发布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产品与服务,以可复制的创新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金融开放创新方面,两项案例突出体现了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深度推进。其中,渣打银行担任联席主承销商的菲律宾共和国“熊猫债”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成为东盟国家首单主权人民币债券。该债券吸引了高比例的境外投资者参与,体现了跨境资金互联互通的有效性,有助于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另一案例是国泰世华银行转型为法人银行并于2023年正式开业,这标志着银行业开放举措在沪落地生根。作为近十年首家完成此类转型的外资机构,该行增强了上海服务台资企业和跨境贸易的能力,支持了外资银行体系优化升级。
二、金融市场创新涉及六项案例,重点在推动跨境资本流动和服务区域战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一带一路”债券试点,通过交易所市场为沿线国家提供融资支持,促进资金融通和经贸合作。此外,案例还包括了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及绿色金融工具的创新应用。例如,跨境债券交易平台优化了国际资本配置,支持企业通过多币种发行降低成本;绿色债券试点则结合环保主题,为可持续项目提供融资便利。这些创新强化了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助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并深化区域一体化。
三、金融服务创新涵盖四项案例,强调以综合方案提升企业便利性。在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方面,上海金融机构设计了定制化金融服务包,涵盖跨境结算、融资担保和风险保障等内容,有效提升了展会配套支持水平。其他案例涉及数字化贸易服务系统及普惠金融工具,如线上贸易融资平台简化了中小企的贸易流程,区块链技术则加强了支付清结算效率。这些创新侧重于消除服务瓶颈,赋能产业链协同,为招商引资打造更高效环境。
四、保险业务创新包括三项案例,突出保障体系完善和社会福利提升。太平洋寿险签发的中国首张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保单,标志着养老保险产品创新迈出实质性一步,为居民养老储蓄提供税收激励。另外,案例涉及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和健康保险服务升级,如依托大数据优化理赔流程,增强了风险覆盖的精准性。这些创新推进了保险业服务社会民生,支持了长期资金流动,巩固上海在风险管理和金融稳定中的作用。未来两年,上海自贸区将持续深化金融开放,以创新成果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全国金融改革输出可推广经验。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