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极端环境钢铁材料联合实验室揭牌

海洋经济产业 实验室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助力深远海开发与海洋强国建设
近日,上海海事大学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海洋极端环境钢铁材料制备与蚀损控制”联合实验室在上海正式揭牌。该平台的建立是上海在海洋科技领域深化产学研合作、强化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填补了国内海洋极端环境材料校企联合研究平台的空白,将有力推动中国海洋极端环境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用钢的研发制备。
一、实验室成立的战略背景与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海洋开发进程加快,极地、深海、南海等极端环境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要地。中国在深远海资源勘探、极地航道利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领域的战略需求日益迫切,但海洋极端环境对船舶及工程装备用钢提出了严苛要求。此前,由于材料制备科学和工艺研究滞后,中国在极寒、高温高湿、深海高压等环境下的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导致相关装备研发受制于人,成为制约深远海技术与能源发展的瓶颈。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正是瞄准这一“卡脖子”问题,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一体化研发体系,为中国海洋极端环境装备自主化提供核心材料支撑。
二、实验室的核心研究方向与任务目标
联合实验室将紧密围绕中国在极地低温和南海高温热海域等海洋极端环境下的重大需求,结合国际前沿发展趋势,重点开展三大方向研究。一是适用于海洋极端环境的新型海工材料研发,聚焦极寒海洋船舶及工程装备材料、深海极端环境高强耐蚀钢、南海高湿耐蚀材料等关键品种,突破材料成分设计、制备工艺等核心技术;二是特殊海洋环境下材料破坏机理研究,深入分析低温脆化、海水腐蚀、应力腐蚀等失效机制,建立材料性能评价与寿命预测模型;三是海洋材料新型表面防护技术开发,探索高效、长效的涂层、镀层及表面改性技术,提升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耐久性。通过上述研究,实验室旨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标准体系,推动中国海洋极端环境用钢从“进口依赖”向“自主可控”转变。
三、实验室的平台优势与合作基础
联合实验室依托上海海事大学在海洋材料科学领域的科研积累和宝钢在钢铁材料研发与产业化方面的优势,构建了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平台。实验室配备价值5000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涵盖材料制备、性能测试、机理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应用与技术转化等全链条研发能力,可满足从实验室小试到中试放大的一体化研究需求。双方合作历史悠久,自2012年起就在海洋极端环境材料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在上海市高原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支持下,共同推进极寒海洋环境高级别船舶用钢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并成功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极寒与超低温环境船舶用钢及应用”项目,为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与未来发展愿景
作为校企协同创新的典范,联合实验室将充分发挥高校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以及企业在工程化、产业化方面的经验,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通过共建研发团队、共享科研资源、共担科研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实验室研发的新材料、新技术尽快应用于海洋工程实践。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加快合作进程,力争将联合实验室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科研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转化中心,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助力中国在全球海洋极端环境材料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中国工程院相关领域院士对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表示祝贺,认为该平台的建立将有效整合校企创新资源,破解海洋极端环境材料研发难题,对提升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实验室的正式运行,预计将在未来3-5年内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推动中国海洋极端环境用钢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