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赋能科创主体打造招商引资新磁场

科技创新 外贸进出口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产业精准发力。最新成立的上海海关驻科创中心办事处,以“最多跑一次”为服务承诺,通过设立专责机构、创新监管模式、提供专属支持等系列组合拳,为全市近万家科创主体量身定制海关服务方案,着力提升跨境研发便利度,打造吸引全球创新资源的招商引资新高地。
一、 首创机构破解服务碎片化难题
全国海关体系中首个专为促进科技创新而设立的实体化运行机构应运而生。该机构旨在整合以往分散的监管与服务职能,彻底改变科创企业需对接多个海关业务部门办理不同事项的局面。通过设置具备综合职能的服务窗口与专业队伍,实现了“一门式受理、集成化服务”的核心功能定位。该办事处此前试运行期间已初步验证其模式的有效性,能够为创新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链条、陪伴式的海关政策支持。
二、 分层管理精准匹配差异化需求
顶尖创新型企业:针对具有核心技术、成长迅速并被认定为海关高级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海关服务协调员”制度。协调员如同企业的专属“海关管家”,提供包括政策前置辅导、疑难问题协同处置在内的“预约上门”服务,重点解决企业重大研发项目通关、关键设备进口等瓶颈问题。
国家重大科研载体: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机构,配置“专属服务岗”,提供全周期“伴随式”服务。重点支持科研设备与关键材料通关、特殊耗材监管政策适配等长周期建设需求,确保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顺利运行。
科创生力军培育:针对处于初创或成长阶段的中小微企业,设置“科创辅导员”岗位,重点解答基础通关问题、辅导合规申报、普及海关便利政策,助其快速熟悉跨境研发规则体系,加速向高成长性企业进阶。
三、 规则再造满足跨境研发特性
突破传统监管边界,深入科创研发全流程挖掘通关堵点:
货物分拨模式革新:张江跨境监管服务中心突破性地将进口分拨业务适用范围由“空运货物”拓展至“快件”,解决了中小科创企业日常进口研发急需物品货值小、批次多、时效紧却无法享受集中分拨便利的核心痛点。
过程式监管解研发之忧:针对研发检测活动中常使用的特殊试剂、试验样品等保税物料,探索实施贯穿研发活动周期的过程跟踪监管模式,替代传统“一进一出必须立即核销”的硬性要求,企业可按研发实际进度及需求进行耗用核销,大幅减少人工核销频次与管理成本。
特殊物品高效通关:对研发必需的生物材料、特殊化学制品等高风险敏感货物,通过优化风险评估、检疫审批联动等方式,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显著提升合规科研物料通关时效。
四、 构建多元协同保障体系
围绕创新生态核心要素提供配套支持:
激活科研资产:推动科研机构与创新企业间减免税进口设备共享共用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简化共享业务办理流程,促进高价值科研设备的有效流通与高效利用,降低整体研发成本。
守护创新源头:在科创核心区域设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联络点。提供侵权风险预警、侵权线索收集反馈、维权程序快速响应等精准服务,强化对原创性技术成果和品牌的前沿保护。
便利科创人才流动: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科创人才及其核心团队设立常态化进出境“绿色通道”。在证件办理、行李物品通关、个人自用科研设备通关等环节提供优先办理与专业指引,为顶尖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保障。
风险分类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分析,对信誉良好、内部管理完善的科创主体实施低查验率、快速放行等差异化监管措施,将有限监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领域,实现精准高效监管。
五、 “软服务”带来的“硬成效”
相关举措虽在操作层面精细入微,但精准切入科创企业实际运营中的高频痛点与时间成本焦点。有反馈指出,尤其是“快件分拨”的扩展和“研发过程核销”机制的建立,解决了长期困扰日常研发进度的现实问题,显著提升了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时间规划的可预期性。通关时间的可预测性和流程透明度的提升,直接转化为企业研发周期的压缩与整体运营效率的优化,为企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赢得宝贵的时间窗口创造了条件。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化落实与精准覆盖,政策叠加效应将进一步吸引创新资本集聚,强化区域在全球科研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与竞争力。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