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苏州双核驱动长三角科创智造迈出新步伐

智能制造产业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得益于精准招商引资策略,高技术领域投资增长强劲。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企业创新活力增强,区域协同效应显现,我国制造业正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稳步迈进。
一、创新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以上海张江科学城与苏州工业园为核心的长三角创新走廊表现突出。2023年一季度集成电路制造、生物医药领域新增立项数量同比增长超35%,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数量上升19%。区域内协同研发中心较年初增加24个,跨省市技术共享平台实现设备共享率达81%,显著降低中小制造企业研发成本。
二、财税政策赋能产业升级
针对制造业研发创新的差异化税收支持体系已全面落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调整后,长三角试点区域企业首季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8%。先进制造设备加速折旧政策惠及1700余家企业,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缩短至2.8年。地方专项债投入先进制造园区的比例提升至24%,配套建设专业实验室56个。
三、多层次资本精准灌溉
国资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效果显著,2023年制造业领域私募股权融资中,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领域占比达47%。科创板上市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9.2%,高于板块均值。供应链金融创新产品在长三角试点覆盖1.2万家配套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效率提升28%。
四、国际供应链重构新机遇
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国产化方面,本土供应商在蚀刻机领域市占率突破20%,光刻胶配套企业产能扩张45%。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占比下降至33%,三电系统本地化配套率达78%。中欧班列运输的精密仪器货值同比增长67%,智能制造设备出口至新兴市场的份额提升8个百分点。
五、绿色制造牵引转型
国家级绿色工厂创建单位较上年增长34%,单位产品能耗下降基准要求提高至4.8%。碳足迹管理覆盖汽车制造全链条,重点企业碳效评级带动供应链改造项目立项增长52%。光伏制造环节的绿电应用比例达38%,电池回收再生技术产业化项目落地21个。
六、全球智造新位势确立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智能制造专利申领域专利申请量三年增长120%。工业母机数控系统国产化率突破45%,工业机器人密度达322台/万人。数字工厂示范项目平均生产效率提升34%,产品不良率下降2.7个百分点。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核心部件自给率首次超过50%。
长三角制造企业通过共建创新联合体打通产业链堵点,市场响应周期缩短至8.6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高端制造设备进口额增长37%,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形成24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制造业投资韧性已扩展至供应链创新层面,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形成可持续增长动力。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