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球金融枢纽年交易额突破1300万亿

金融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上海市持续强化招商引资成效,已成为全球金融要素最完备、交易规模领先的国际金融枢纽,年度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连续稳居1300万亿元以上。通过优化政策环境与深化改革开放,上海加速向世界级金融中心迈进,为实体经济与全球化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一、金融要素市场全球领先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前沿阵地,上海市已建成覆盖股票、债券、期货、外汇、黄金、保险等全品类要素市场体系,其交易规模占全国直接融资总额的85%。202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以68.5万亿元股票成交额位居全球第四,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期货成交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有效促进了资金高效流通,支撑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战略。

二、国际化机构集聚效应凸显
上海市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519家,其中外资机构占比突破33%,包括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全球中央清算对手方协会(CCP12)等87家国际组织落户。自贸区金融创新试点吸引超300家跨境金融机构入驻,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服务覆盖167国,日均处理量突破1.2万亿元。这种高能级机构集群大幅提升了国际资本配置能力。

三、2020年国际金融中心冲刺路径
为实现与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相匹配的全球金融中心目标,上海市制定三大攻坚方向:
1. 自贸区与金融中心联动升级
深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拓展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试点,国际板债券发行规模累计超5000亿元,形成离岸在岸联动枢纽。
2. "一带一路"金融枢纽建设
建立面向沿线国家的投融资中心,2020年前向62国提供超8000亿元专项贷款,并建成全球最大人民币清算基础设施网络。
3. 金融科技与法制双轮驱动
构建金融法院专业化审判体系,落地全球首个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社会信用信息平台覆盖2400万市场主体,投资者保护机制响应效率提升70%。

四、风险可控的金融改革创新
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核心任务,上海市推出四大改革举措:
1. 供给侧优化工程
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融资通道,2020年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提供1.2万亿元专项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年增45%。
2. 开放制度突破
试点外资控股证券期货公司,扩大QDLP/QFLP试点额度至150亿美元,跨境资金池业务覆盖跨国企业超600家。
3. 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年成交3亿吨,发行绿色债券规模占全国25%,ESG信息披露标准覆盖全部上市公司。
4. 数字化基础设施迭代
建成国家级金融科技测评中心,数字货币试点场景拓展至交通、政务等20个领域,金融云平台服务中小机构超1400家。
上海市通过构建法治化、国际化、数字化的金融生态,持续提升全球资源定价权与风险抵御能力,为新时代中国金融开放提供核心引擎支撑。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