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智造高地:产学研协同破壁赋能产业升级

智能制造产业 产学研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上海临港新片区通过搭建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以招商引资为纽带,集聚高校科研资源与产业链需求,成功破解产学研协同难题。该平台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核心领域,培育出多项关键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成为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创新策源地。
一、构建功能型平台破解产学研割裂
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企业技术需求迫切的双向困境,上海在临港布局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该平台整合高校基础研究能力与产业工程化经验,建成1.2万平方米研发空间和6万平方米产业化基地,重点突破汽车动力总成、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通过建立共性技术研发中心,累计服务超百家中小企业,推动金属双极板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90%。
二、创新机制激活技术转化动能
平台首创"平台+项目公司"混合所有制模式,科研团队持股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已孵化10余家高技术企业。在氢能领域,依托高校技术孵化的企业建成国内首条自主燃料电池金属极板产线,配套上汽等龙头企业;在数控机床领域,国产化验证线实现发动机缸盖等关键部件全自动生产,打破国外垄断。这种机制确保科研人员深度参与产业化,形成"实验室-中试-量产"闭环。
三、对标国际打造示范应用场景
引入德国工业4.0技术标准,建设中德智能制造示范中心,集成数字孪生、人机协作等前沿技术。某汽车零部件智慧工厂示范线实现38类传感器全流程监控,设备国产化率显著提升。航空领域建成重型燃气轮机测试平台,支撑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研发。这些场景为企业提供可复用的智能化升级方案。
四、产业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平台培育的"五朵金花"项目覆盖新能源、核电等战略领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轻合金材料项目衍生出镁基医用材料等5个子方向,核电测试平台服务国内外多家研发机构。临港正联合多所高校复制该模式,进一步扩大智能制造技术辐射范围,强化长三角高端装备产业竞争力。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技术攻坚双轮驱动,临港智能制造平台已成为衔接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枢纽,其经验为全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范式。未来将持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速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