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稳守先进制造基石 多措并举筑经济新动能
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面对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与科技创新浪潮,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持续强化制造业战略地位。2023年工业增加值企稳回升的背后,是系统性推进高端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围绕守住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25%的底线目标,上海正通过招商引资精准发力、政策协同创新及产业结构优化组合拳,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体系。
一、战略定位:制造业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之锚
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重构的背景下,上海明确将制造业视为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柱。2023年,面对外部需求收缩与供应链波动,上海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7%,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增幅达12.1%。通过“智造空间”行动计划,全市新增智能工厂30家,覆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装备等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占比托底提供硬支撑。
二、结构性破局:从“制造”到“智造”的动能切换
针对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动能不足等短板,上海推行“双轮驱动”策略:
1. 存量升级——实施“千企技改”工程,钢铁、化工等重工业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能耗15%,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2%;
2. 增量培育——聚焦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1.8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升至23%。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张江创新药基地等重大项目投产,形成新质生产力集群。
三、招商引资:构建全球资源导入新范式
上海创新推行“链长制+靶向招商”机制:
- 由市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联动科研机构梳理核心技术图谱,定向招引补链强链企业;
- 设立200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关键设备研发;
- 2023年落地外资制造业项目82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21个,德国巴斯夫新材料、美国霍尼韦尔低碳技术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加速本土化进程。
四、制度供给:打造供给侧改革“上海样本”
破解土地、能源、人才等要素瓶颈,上海推出三方面改革:
1. 土地再激活——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2万亩,划定“工业区块线”保障先进制造空间;
2. 人才强磁场——推行重点产业人才奖励计划,集成电路工程师、航空制造技师等岗位薪酬涨幅达行业均值1.8倍;
3. 场景开放——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2000公里,人工智能医疗、无人港口等30个场景试点,推动技术商业化破壁。
五、韧性底座:数字技术赋能产业链安全
依托连续三年全国第一的信息化水平,上海推动数实融合:
- 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32万家企业,设备联网率达65%;
- “星火链网”协同长三角建立区块链供应链平台,解决芯片、光学器件等关键物料溯源;
- 建立产业安全监测平台,对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21类产品实施动态预警,2023年重点产业供应链中断率下降37%。
六、未来布局:四维攻坚守住25%生命线
基于“以质保量”的逻辑,上海确立2024年关键路径:
1. 高端突围——推进大飞机产业链国产化率达85%、碳化硅芯片量产;
2. 绿色重构——打造零碳产业园,严控石化、建材等高载能产业占比;
3. 循环增效——推广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目标规上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0%;
4. 生态聚合——建设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示范区,形成跨区域产能调配机制。
当前,上海制造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能级跃升的历史性跨越。25%占比目标不仅是经济结构的量化指标,更是城市创新动能与抗风险能力的试金石。在新技术革命与全球化变局交汇点,上海以制度创新激活要素、以开放胸怀链接全球、以数字革命重塑产业,正在书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一、战略定位:制造业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之锚
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重构的背景下,上海明确将制造业视为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柱。2023年,面对外部需求收缩与供应链波动,上海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7%,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增幅达12.1%。通过“智造空间”行动计划,全市新增智能工厂30家,覆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装备等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占比托底提供硬支撑。
二、结构性破局:从“制造”到“智造”的动能切换
针对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动能不足等短板,上海推行“双轮驱动”策略:
1. 存量升级——实施“千企技改”工程,钢铁、化工等重工业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能耗15%,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2%;
2. 增量培育——聚焦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1.8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升至23%。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张江创新药基地等重大项目投产,形成新质生产力集群。
三、招商引资:构建全球资源导入新范式
上海创新推行“链长制+靶向招商”机制:
- 由市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联动科研机构梳理核心技术图谱,定向招引补链强链企业;
- 设立200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关键设备研发;
- 2023年落地外资制造业项目82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21个,德国巴斯夫新材料、美国霍尼韦尔低碳技术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加速本土化进程。
四、制度供给:打造供给侧改革“上海样本”
破解土地、能源、人才等要素瓶颈,上海推出三方面改革:
1. 土地再激活——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2万亩,划定“工业区块线”保障先进制造空间;
2. 人才强磁场——推行重点产业人才奖励计划,集成电路工程师、航空制造技师等岗位薪酬涨幅达行业均值1.8倍;
3. 场景开放——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2000公里,人工智能医疗、无人港口等30个场景试点,推动技术商业化破壁。
五、韧性底座:数字技术赋能产业链安全
依托连续三年全国第一的信息化水平,上海推动数实融合:
- 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32万家企业,设备联网率达65%;
- “星火链网”协同长三角建立区块链供应链平台,解决芯片、光学器件等关键物料溯源;
- 建立产业安全监测平台,对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21类产品实施动态预警,2023年重点产业供应链中断率下降37%。
六、未来布局:四维攻坚守住25%生命线
基于“以质保量”的逻辑,上海确立2024年关键路径:
1. 高端突围——推进大飞机产业链国产化率达85%、碳化硅芯片量产;
2. 绿色重构——打造零碳产业园,严控石化、建材等高载能产业占比;
3. 循环增效——推广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目标规上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0%;
4. 生态聚合——建设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示范区,形成跨区域产能调配机制。
当前,上海制造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能级跃升的历史性跨越。25%占比目标不仅是经济结构的量化指标,更是城市创新动能与抗风险能力的试金石。在新技术革命与全球化变局交汇点,上海以制度创新激活要素、以开放胸怀链接全球、以数字革命重塑产业,正在书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上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崇明"生态+"战略打造世界级生态岛新标杆
2025-08-27
金山区经济小区一季度税收创新高实现开门红
2025-08-27
人工智能新机遇:上海张江驱动科技创新浪潮
2025-08-27
漕河泾开发区城市定向赛串联科创空间促融合
2025-08-27
海昌控股临港新城获三地皮助力海洋公园建设
2025-08-27
中韩创新孵化基地落户长宁 首开双创合作典范
2025-08-27
虹口区商旅市场迎春绽放 消费旅游双线飘红
2025-08-27
张江高科联袂光大控股 打造科创产融合作高地
2025-08-27
张江国际人才试验区创新举措助招商引资新提升
2025-08-27
张江科学城创新药领域持续展现强劲资本吸引力
2025-08-27
经济新常态下的全国招商战略调整与政策布局
2025-08-27
张江科学城:从数据洞察云计算产业发展新机遇
2025-08-27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人民政府关于新凤翔公司西侧围墙修缮工程项目的批复
2025-03-14
崇明关于印发《东平镇镇属企业、民非组织负责人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25-02-25
上海黄浦关于明确黄浦江沿岸E06-1地块公共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4-11-19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上海菱腾置业有限公司的批复
2024-04-10
上海黄浦关于黄浦江沿岸E10单元E02-7地块公共绿地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2024-03-28
长宁关于同意无偿划转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的批复
2024-03-15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
2024-02-20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