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泾再添科技新誉 软件高地引航沪上创新
软件产业
所属地区:上海-徐汇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在上海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中,漕河泾开发区凭借卓越的产业生态和招商引资成果,于2015年获得"上海市明星软件园"称号。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园区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领域的引领地位,更成为上海构建全球科创中心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一、 产业集聚效应深化发展根基
漕河泾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打造"硬科技"产业集群为核心目标。园区累计汇聚超过500家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企业,其中158家获国家级软件企业资质认证。在2015年度评选中,园区内33家代表企业入选明星软件企业,23项创新产品获评优秀软件产品,领域覆盖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前沿方向。以万达信息、华腾软件为代表的5家国家级重点软件企业,构建起涵盖基础软件研发、行业应用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形成辐射长三角的技术输出枢纽。
二、 政策协同激活创新驱动力
上海主管部门在相关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软件产业需深度融入"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发展浪潮。园区积极响应战略部署:
- 构建双轨孵化体系:同步实施"头部企业深耕计划"与"雏鹰企业培育工程",建立从初创团队孵化到上市企业培育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2014年园区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18%;
- 创新资本赋能平台:联合金融机构设立20亿元专项产业基金,重点支持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配合科创板政策导向,累计推动园区内12家软企完成IPO筹备;
- 夯实人才战略支撑:推动建立"校企研发共同体",与7所顶尖高校共建工程师实训基地。人才公寓、国际学校等配套设施覆盖率居上海市科技园区前列,高端技术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五年超过25%。
三、 "四新经济"引领转型跨越
园区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四新经济"发展路径:
- 建成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助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项目落地率提升40%;
- 打造开放型技术实验场,率先部署5G网络全覆盖,支持企业开展车联网、数字医疗等场景验证;
- 构建长三角知识产权协作平台,专利年申请量突破4000件,关键技术转化效率提高35%。
四、 科创生态释放辐射效能
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四梁八柱"的重要支点,漕河泾通过三大生态构建强化区域协同:
- 产业共生系统:形成"龙头软企技术开源+中小微企业应用创新"的协同机制,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形成3个配套产业园区;
- 绿色智慧园区: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企业综合能耗强度仅为上海市平均值的65%;
- 国际创新走廊:设立全球技术转移中心,引进跨国研发机构34家,主导制定12项国际行业标准。
相关产业研究显示,漕河泾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三个融合":技术研发与企业需求融合、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融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这一发展范式,不仅使园区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版图的重要坐标,更通过持续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与创新浓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随着"软件定义世界"时代的加速演进,漕河泾将持续强化数字底座建设,在上海迈向全球创新网络枢纽的征程中发挥关键引擎作用。
一、 产业集聚效应深化发展根基
漕河泾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打造"硬科技"产业集群为核心目标。园区累计汇聚超过500家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企业,其中158家获国家级软件企业资质认证。在2015年度评选中,园区内33家代表企业入选明星软件企业,23项创新产品获评优秀软件产品,领域覆盖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前沿方向。以万达信息、华腾软件为代表的5家国家级重点软件企业,构建起涵盖基础软件研发、行业应用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形成辐射长三角的技术输出枢纽。
二、 政策协同激活创新驱动力
上海主管部门在相关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软件产业需深度融入"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发展浪潮。园区积极响应战略部署:
- 构建双轨孵化体系:同步实施"头部企业深耕计划"与"雏鹰企业培育工程",建立从初创团队孵化到上市企业培育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2014年园区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18%;
- 创新资本赋能平台:联合金融机构设立20亿元专项产业基金,重点支持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配合科创板政策导向,累计推动园区内12家软企完成IPO筹备;
- 夯实人才战略支撑:推动建立"校企研发共同体",与7所顶尖高校共建工程师实训基地。人才公寓、国际学校等配套设施覆盖率居上海市科技园区前列,高端技术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五年超过25%。
三、 "四新经济"引领转型跨越
园区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四新经济"发展路径:
- 建成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助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项目落地率提升40%;
- 打造开放型技术实验场,率先部署5G网络全覆盖,支持企业开展车联网、数字医疗等场景验证;
- 构建长三角知识产权协作平台,专利年申请量突破4000件,关键技术转化效率提高35%。
四、 科创生态释放辐射效能
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四梁八柱"的重要支点,漕河泾通过三大生态构建强化区域协同:
- 产业共生系统:形成"龙头软企技术开源+中小微企业应用创新"的协同机制,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形成3个配套产业园区;
- 绿色智慧园区: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企业综合能耗强度仅为上海市平均值的65%;
- 国际创新走廊:设立全球技术转移中心,引进跨国研发机构34家,主导制定12项国际行业标准。
相关产业研究显示,漕河泾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三个融合":技术研发与企业需求融合、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融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这一发展范式,不仅使园区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版图的重要坐标,更通过持续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与创新浓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随着"软件定义世界"时代的加速演进,漕河泾将持续强化数字底座建设,在上海迈向全球创新网络枢纽的征程中发挥关键引擎作用。
上海徐汇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漕河泾开发区城市定向赛串联科创空间促融合
2025-08-27
漕河泾现代服务业能源项目摘得区域能源优奖
2025-08-27
徐汇文创集群崛起 上海西岸引领产业高地建设
2025-08-26
上海: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5-08-26
徐汇区绿色建筑与产业转型引领招商引资新机遇
2025-08-26
上海青少年创新交易活动激发校园发明专利热潮
2025-08-26
上海中心城区绿地优化扩容引领城市生态新风貌
2025-08-26
博宁洛克生物科技签约入驻漕河泾浦江高科技园
2025-08-25
上海徐汇:以生态惠民为导向 补齐环境治理短板
2025-08-23
上海徐汇滨江:打造国际创新型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区
2025-08-22
上海深化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市区联动调研重点企业
2025-08-22
徐家汇商圈启动六百商厦重建 打造精品购物新地标
2025-08-22
上海徐汇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徐汇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2024-07-24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徐汇区“五大战区”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4-06-25
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汇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4-02-21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01-16
徐汇区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及产业能级提升的扶持意见
2024-01-09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徐汇区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13
上海徐汇区产业园区
-
易园徐汇创意园
上海-徐汇区
-
文定生活家居创意广场
上海-徐汇区
-
浩室.创意空间
上海-徐汇区
-
尚街Loft浦东创意创业园
上海-徐汇区
-
龙漕德必易园
上海-徐汇区
-
科创动力
上海-徐汇区
上海徐汇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徐汇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