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签发证明助企业降本增效促招商引资

自贸区 降本增效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6日
上海海关推出的未再加工证明制度,在自贸区试点中显著优化贸易流程,通过签发证明帮助企业享受自贸协定关税优惠,降低运营成本超过30%,有力推动了招商引资。这一举措支持跨国企业选择上海作为物流中转枢纽,年节省关税可达数十万美元,促进了区域经济活跃度提升。
一、政策创新背景源于自由贸易协定要求,针对国际转口货物,中转地海关需出具未再加工证明以证明货物符合直接运输规则。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试点该制度,响应企业需求,由上级部门支持推出创新机制。此前,全球主要中转枢纽如新加坡、香港均实施了类似证明签发体系,上海通过先行先试填补了制度空白,为跨区贸易提供了关键支撑。
二、未再加工证明的机制设计旨在确保货物在中转过程中未经实质性加工,保障原产地资格有效。企业凭此证明可在目的地海关享受自贸协定优惠税率,如美韩协定下的关税减让。实施后,企业物流成本降低约两成,运输效率提升显著。权威数据显示,这类证明在优化供应链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全球实践表明其可平均节省10%至15%的贸易开支。
三、企业案例显示制度带来切实收益。跨国企业利用上海签发的证明,将源自其他地区的设备仪器经上海转口至第三国,成功减免关税。例如,一家企业在韩国进口环节享受了数十万美元的年度节省。这一优惠促使更多公司考虑将物流分拨中心设于上海,强化了其作为地区中转站的吸引力。累计数据显示,证明签发量稳步增长,帮助企业实现了规模性成本节约。
四、制度的影响扩展至经贸辐射能力提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和中国贸易便利化改革推进,国际转口业态日趋成熟。未再加工证明吸引了外资密集布局上海自贸区,预计未来五年将拉动中转集拼和保税分拨业务增长三倍以上。这增强了上海港口的全球话语权,推动国内产业链与国际接轨,助力区域外贸额年均提升。
五、未来趋势指向制度深化和需求扩容。上海计划扩大证明签发范围,涵盖更多货物类型和贸易伙伴。行业预测,随自贸协定网络拓展,年受益企业数量将翻番,关税优惠总额稳步上升。相关部门持续推进创新,确保制度惠及中小型企业,巩固上海在亚太物流中的枢纽地位。这一发展将联动招商引资,带动周边产业生态优化,形成可持续增长新动能。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