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加速出海 上海平台赋能全球制造业协同升级

制造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正以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为核心,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通过关键平台搭建与服务能力输出,为全球多国提供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吸引国际产业合作与招商引资,推动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
一、工业互联网: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工业互联网作为连接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关键基础设施,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产业升级先机的核心领域。各国纷纷将工业互联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与生态培育,争夺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导权。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既是巩固制造业全球地位的内在需求,也是维护国家制造业主权、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国内龙头企业积极布局,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本土服务向全球拓展,构建覆盖技术、标准、服务的国际化体系。
二、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能力构建
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自2017年发布以来,始终以构建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为目标,兼容智能制造、协同制造和云制造等现代制造形态。该平台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及第三方商业与金融资源,聚焦制造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了从资源接入到协同交易的全流程服务能力。通过持续优化平台架构,已实现制造资源与能力的高效集成,支持企业间的协作配套、采购需求对接等核心功能,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
三、国际化服务网络的全球布局
为推进国际化进程,该平台重点加强多语言环境建设,已先后开发并上线英语、德语、波斯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7种外语版本,覆盖全球主要区域市场。国际云平台的搭建,使其具备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的基础条件,包括制造资源对接、协同生产组织、数字化工具赋能等。通过本地化语言服务与区域化需求适配,平台正逐步建立起连接全球制造企业的服务网络,助力中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与经验向海外输出。
四、国际标准制定的突破与引领
在推动国际化的同时,该平台积极参与全球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其牵头编制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制造资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标准提案获国际组织高票通过,成为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这一突破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也为全球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提供了统一规范,有助于降低跨国企业间的协作成本,促进全球制造资源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
五、赋能全球制造业转型的实践成效
经过多年发展,该平台已积累了丰富的国内服务经验,注册用户规模、协作采购需求及设备接入数量均实现显著增长。在此基础上,其国际化服务逐步落地,通过对接海外制造企业需求,提供从数字化诊断到解决方案落地的全周期服务。例如,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平台帮助当地制造企业接入云端协同系统,提升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在欧洲市场,通过标准对接与技术适配,推动中西方制造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贡献力量。
六、未来发展目标与全球协同愿景
面向未来,该平台计划进一步扩大全球服务覆盖,到2020年搭建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新平台,形成智能制造、工业软硬件、工业大数据、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产品与行业标准,力争服务全球用户超过1000万家。通过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平台将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与全球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包容、共赢的全球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为世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七、上海:中国工业互联网国际化的重要窗口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等重要活动在上海举办,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展示技术成果、对接国际资源提供了重要平台。依托上海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与开放环境,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吸引全球合作伙伴,促进国际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将上海打造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服务全球的重要枢纽。
八、技术创新驱动国际化服务升级
技术创新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国际化的核心动力。平台持续加大在工业软件、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支撑国内制造业转型,也通过国际化平台向海外输出,帮助不同技术基础的国家实现制造业数字化升级。例如,针对部分国家工业设备老旧、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平台提供轻量化接入方案,降低企业上云门槛,推动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普惠化发展。
九、生态协同构建全球产业发展新格局
工业互联网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生态协同。该平台积极整合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包括工业设备制造商、软件服务商、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构建多方参与的产业生态。通过生态合作,平台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涵盖从设备接入、数据分析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全链条支持。同时,生态协同也促进了跨国家、跨行业的技术交流与标准互认,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十、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升级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国际化服务与沿线国家制造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通过对接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升级需求,平台为当地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帮助其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在能源、基建等领域,平台支持企业间的协同设计与生产,缩短项目周期,降低成本,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十一、应对全球产业变革的中国方案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大变革,各国均在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国内大规模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兼顾技术先进性与应用实用性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强调平台化赋能、生态化发展与标准化引领,能够适应不同国家的产业基础与发展需求,为全球制造业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中国经验,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产业变革中的责任与担当。
十二、安全保障筑牢国际化发展基石
随着工业互联网向全球拓展,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成为关键议题。该平台高度重视安全体系建设,构建了涵盖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的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通过技术手段与管理机制相结合,平台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存储与合规使用,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安全法规要求。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为平台国际化发展筑牢了基石,增强了全球用户的信任度与合作意愿。
十三、人才培养支撑全球服务能力提升
工业互联网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支撑。平台运营方通过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方式,培养既懂工业技术又熟悉数字技术、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服务于国内平台运营,也参与到国际化服务中,为海外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方案咨询。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为平台持续提升全球服务能力提供了智力保障,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人才标准与国际接轨。
十四、政策支持为国际化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平台建设与国际化拓展。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政策体系涵盖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推广、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搭建合作平台等方式,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与服务在全球市场的应用。
十五、开放合作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开放合作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秉持开放、共享、共赢的理念,积极与全球知名企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标准完善。通过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举办技术交流会议、开展联合研发项目等方式,平台加强了与全球产业界的联系,促进了技术成果的跨境流动与应用,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向更深层次融合发展。
十六、展望未来:构建全球工业互联网新生态
随着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在全球制造业转型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未来,平台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标准引领为支撑,以生态协同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全球服务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互联网新生态,为推动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贡献力量。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