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破除产业瓶颈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新步伐

制造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5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明确,将密切跟踪全球产业变革新动向,聚焦破除产业发展“瓶颈”制约,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围绕智能化关键技术突破、国内市场应用拓展、认证制度完善等重点领域,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把握全球产业变革趋势,锚定制造强国主攻方向。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融合发展态势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与制造业加速渗透融合,各国纷纷将高端制造作为战略竞争重点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立足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将动态跟踪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制造等前沿方向,深入研判产业技术演进路径和市场需求变化,精准识别我国制造业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明确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和突破路径。以上海为例,作为我国制造业重镇,正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突破智能化关键技术,夯实产业升级核心支撑。智能化是制造业升级的核心方向,而智能控制、感知测控、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及核心部件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将大力支持核心智能部件研制,重点突破工业传感器、高端伺服电机、智能控制系统、人机协作机器人等“卡脖子”产品。通过整合产学研用创新资源,构建协同攻关体系,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创新平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应用。在上海张江科学城,一批专注于智能传感器研发的企业正加大投入,围绕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柔性传感器等前沿产品开展技术攻关,部分成果已进入产业化阶段,为智能制造装备提供了关键支撑。同时,支持人工智能算法在工业场景中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三、扩大国内市场应用,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市场应用是技术迭代和产业成熟的重要驱动力,针对自主品牌高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不敢用、不好用”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强化政策引导,支持示范应用。通过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支持政策,鼓励重点行业企业优先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搭建应用场景,加速产品迭代升级。以上海临港新片区为例,依托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基础,积极组织开展自主品牌高端装备示范应用项目,推动国产大型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在本地企业的应用,形成“应用—反馈—改进—再应用”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支持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生态体系。
四、完善认证制度体系,筑牢质量安全保障防线。质量认证是确保产品性能、提升市场信任度的重要手段,针对高端装备及关键功能部件检测认证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将以国家级检验与认证机构为依托,完善第三方评价和认证体系。加快构建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链条的质量认证体系,开展高端装备、智能部件、关键材料等领域的检测认证工作,统一认证标准和评价方法,提升认证结果的权威性和国际互认度。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检验检测认证高地,拥有多家国家级质检中心,正积极推动高端装备检测认证平台建设,针对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产品建立专业化检测能力,为企业提供从研发测试到市场准入的全流程认证服务,帮助国产高端装备突破国际市场准入壁垒,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信誉和国际竞争力。
此外,在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加强政策协同,统筹推进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协调发力。通过优化制造业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高端制造领域的投入,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围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型工程人才,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各地也将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共同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