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园区资管增值税新政落地 行业转型加速

金融业 税收政策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4日
在深化金融改革与强化风险防控的背景下,上海金融园区近期迎来资管行业增值税政策全面实施。这一涉及百万亿级市场的税制调整,历经21个月的政策打磨与多轮补丁文件完善,标志着资管行业粗放式发展时代的终结。新政的落地不仅关乎税收征管效率,更与招商引资策略紧密关联,引导机构从规模扩张向合规经营转型。
一、政策框架历时两年成型
资管增值税政策始于2016年金融业营改增试点,期间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先后发布8份规范性文件,逐步明确征税范围、计税方法及执行细节。核心文件包括2017年6月出台的56号文,确立资管产品管理人按3%简易计税规则;同年12月发布的90号文进一步细化贷款服务与金融商品转让的销售额计算标准,解决政策衔接争议。
二、执行细节体现差异化考量
新政对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实施差别化税收处理:利率债、金融债等享受免税待遇,而信用债投资需全额计税。对于历史持仓,允许机构选择按实际买入价或2017年末估值作为计税基准,缓解存量资产调整压力。以银行理财为例,非保本产品利息收入征税预计导致收益率下行约10个基点,机构需通过调整资产配置或重定价转嫁成本。
三、全行业覆盖倒逼合规升级
征税范围涵盖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公募基金等全部资管业态,管理人均被明确为纳税主体。上海部分机构反映,系统改造和税负分摊机制成为落地难点,尤其是通道类业务需重新协商管理费与收益分配模式。监管层通过三次延期实施(从2016年延至2018年),为行业预留系统升级和合同修订窗口期。
四、长期效应重构市场生态
结合同期发布的资管新规,增值税政策加速了行业去通道化进程。分析显示,穿透式征税原则使多层嵌套产品的成本优势消失,倒逼机构聚焦主动管理能力。上海某券商测算显示,标准化资产配置比例已较2016年提升23个百分点,反映税收成本正引导资金流向透明化产品。
此次税制改革被视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举措,其影响远超短期财务成本变化。随着上海等地率先完成政策适配,资管行业正从监管套利驱动转向合规与效率并重的发展新阶段。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