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领衔港口升级 中国打造国际枢纽口岸群

自贸区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我国近日出台新一轮口岸建设重大政策,旨在优化外贸基础设施布局,强化国际通道枢纽功能,通过完善硬件设施和提升服务能级吸引全球要素集聚,为稳外贸促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措施着重加强海陆空联运体系建设和通关便利化改革,为各地招商引资创造更优口岸环境。
一、资金多元投入边境通道现代化建设
统筹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及国际援助资源,集中投向沿边省区口岸的改造工程和智能查验设施建设。优先推进与周边国家运输通道衔接的关键口岸扩容项目,重点保障跨境桥梁、道路及联合查验区同步升级,确保双向往来通行能力匹配。对涉及国际运输主干线的邻国口岸援建项目,建立专项协调机制提速实施,以硬件联通巩固区域经贸合作基础。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直接提升了跨境物流的时效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外贸企业的合规成本。
二、沿海自贸区率先构建国际枢纽门户
在已设立对外开放试验区的核心区域,重点支持枢纽港口和国际空港建设。例如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将进一步扩展国际中转业务,广州白云机场正在建设第三条跨境跑道。在天津东疆片区,冷链物流中心和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已完成扩容升级。福建平潭对台综合实验区推动建立两岸货物快速通关模式。自贸试验区依托制度创新优势,叠加基础设施扩容,正形成面向不同区域的国际集散枢纽,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三、查验标准制定促进通关效率革命
主管部门正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口岸智能查验设施建设指南,涵盖货物辐射检测系统、海关智能审图平台、卫生检疫快速筛查设备等核心技术标准。该标准将推动查验作业区功能模块化改造,实现货物分类监管与流程再造。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多个口岸已试点“智慧口岸”项目,应用物联网技术压缩通关时间约40%。标准化建设为推广新型监管模式奠定了基础,有效解决不同地区口岸发展不均衡问题。
四、内陆航空枢纽拓展"一带一路"服务网络
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内陆航空节点布局,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增开至中亚五国全货机航线,郑州航空港扩展至卢森堡的跨境电商包机。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设立国际转运中心,试点空铁联运货物“一单制”通关。长江经济带新增南京禄口机场为过境免签政策试点,武汉天河机场扩大国际中转旅客免检范围。这些措施填补了中西部国际航空运力短板,形成陆海空联动的立体开放通道。
五、国家口岸规划锚定枢纽战略新布局
新一轮国家级口岸发展规划已进入制定阶段,确立在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培育10个以上具备全球辐射力的枢纽型口岸集群。同时在中部地区增设3-5个铁路口岸节点,提升中欧班列始发站集疏运能力。在云南瑞丽、新疆霍尔果斯等沿边区域,新建一批专业型陆路口岸支持跨境产业合作。该规划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需求,通过战略布局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功能。
在全国外贸承压的背景下,此次口岸升级战略既着眼短期通关提效需求,更立足长远国际竞争格局重构。通过构建覆盖主要经济区域的分层级口岸枢纽体系,为制造、物流、贸易企业创造更优的国际化经营环境,充分释放超大市场潜力和供应链韧性优势。基础设施的升级与制度创新的叠加效应,正在重塑我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地位。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