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优化营商环境 明确企业名称禁用内容规范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在企业登记注册环节,企业名称的合规性审核是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上海作为经济重镇,近年来持续完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制度,明确禁用内容范围,通过规范名称审核标准,为招商引资营造透明、公平的市场环境,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一、维护国家主权与社会公共利益是企业名称审核的首要准则。根据2021年修订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含有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此类禁用情形主要包括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不当表述,如使用违背国家法律规定、损害国家尊严的词汇;以及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公序良俗的内容,如包含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例如,某市场主体曾申请“支那贸易有限公司”,因名称涉及损害国家尊严被登记机关依法驳回;另有企业申请“黄赌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未获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在审核中,始终将维护国家形象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底线要求,确保企业名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防范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误解的名称是保障市场秩序的关键。企业名称作为市场主体的标识,需真实反映其行业属性和经营特征,不得通过名称误导消费者或交易相对方。此类禁用情形包括与知名企业名称、商标近似足以引人误认,如在名称中使用与“阿里巴巴”“华为”等知名企业近似的“阿里爸爸”“华伪”等字样;或通过名称暗示虚假资质、荣誉,如未经批准使用“中国”“全国”“国际”等字样(除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企业外);以及明示或暗示提供虚假服务、产品的内容,如非金融企业名称中使用“银行”“保险”等字样。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依托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建立了包含知名企业名称、商标的比对数据库,对可能造成欺骗或误解的名称进行自动筛查,2023年通过系统拦截此类不当名称申请超千件,有效保护了消费者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禁止使用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国际规则的体现。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包含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除非经该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同意,但实践中此类情况极为罕见。例如,“美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名称因直接使用外国国家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均不符合登记要求。这一规定既符合国际惯例,避免因企业名称引发外交事务纠纷,也防止市场主体通过使用此类名称误导公众认为其与外国国家或国际组织存在关联。上海作为对外开放前沿,在名称审核中严格执行这一标准,2022年以来已驳回涉及外国国家名称、国际组织名称的申请300余件,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市场秩序的严肃性。
四、严禁使用政党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等特定组织名称以维护政治严肃性。企业名称不得包含中国共产党名称、各民主党派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群众组织名称、社会团体名称及部队番号,这是维护政治体制严肃性和组织名称专用权的重要规定。例如,“中国共产党投资有限公司”“国防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共青团青年创业有限公司”等名称,因涉及政党、党政军机关或群众组织名称,均在禁止之列;部队番号如“8103部队后勤保障有限公司”等也不得使用。此类名称的禁用,旨在避免市场主体利用特定组织名称获取不当信任或利益,确保政治机关和社会组织名称的专用性与严肃性。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审核中,对涉及上述组织名称的申请实行“零容忍”,2021年以来已拦截相关不当申请200余件。
五、规范使用汉字是企业名称登记的基本要求,禁用汉语拼音字母、数字及外国文字。企业名称应当使用规范汉字,不得使用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或外国文字,这一规定旨在保障企业名称的可识别性,便于市场主体和公众准确理解。例如,“ABC贸易有限公司”(使用外国文字)、“5G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使用阿拉伯数字)、“SHANGHAI物流有限公司”(使用汉语拼音)等名称,均不符合登记规范。对于确有特殊需求使用数字的老字号企业,需提供充分证明并经省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批准,但此类情形仅限于历史形成的知名企业。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名称登记中严格执行汉字使用规范,2023年通过自主申报系统引导申请人修改拼音、数字、外国文字名称申请5000余件,提升了企业名称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六、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内容构成企业名称审核的补充约束。除上述五类情形外,企业名称还不得包含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这体现了法律体系的协同性。例如,《商标法》规定不得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避免构成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使用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名称;《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行业监管法律也对相关领域企业名称提出特殊要求,如食品企业名称不得包含“有毒”“有害”等字样。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审核中,加强与司法、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对涉及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可能违反其他法律的名称申请,及时与相关部门会商,2022年以来通过跨部门协作驳回此类名称申请150余件,形成了全方位的名称监管体系。
七、完善企业名称审核机制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提升企业名称登记效率,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与负面清单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在明确禁用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名称申请“即报即得”。自主申报系统嵌入了禁用词库、敏感词库和知名企业名称比对库,申请人可在线实时查询名称是否符合规范,减少因名称不当导致的驳回率。同时,登记机关建立了名称争议解决机制,对于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或名称使用中违反禁用规定的,可通过行政裁决或司法途径解决。2023年,上海企业名称自主申报通过率达92%,平均审核时间缩短至0.5个工作日,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八、企业名称规范管理对招商引资和市场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清晰、规范的企业名称管理制度,不仅能减少市场主体因名称争议产生的纠纷,降低经营风险,还能提升市场透明度和信任度,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上海通过明确企业名称禁用内容,让投资者在设立企业时清晰知晓名称登记规则,避免因名称问题延误注册进程;同时,规范的名称体系也有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2023年,上海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8.5%,其中外资企业新增数量同比增长12%,企业名称规范管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维护国家主权与社会公共利益是企业名称审核的首要准则。根据2021年修订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含有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此类禁用情形主要包括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不当表述,如使用违背国家法律规定、损害国家尊严的词汇;以及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公序良俗的内容,如包含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例如,某市场主体曾申请“支那贸易有限公司”,因名称涉及损害国家尊严被登记机关依法驳回;另有企业申请“黄赌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未获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在审核中,始终将维护国家形象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底线要求,确保企业名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防范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误解的名称是保障市场秩序的关键。企业名称作为市场主体的标识,需真实反映其行业属性和经营特征,不得通过名称误导消费者或交易相对方。此类禁用情形包括与知名企业名称、商标近似足以引人误认,如在名称中使用与“阿里巴巴”“华为”等知名企业近似的“阿里爸爸”“华伪”等字样;或通过名称暗示虚假资质、荣誉,如未经批准使用“中国”“全国”“国际”等字样(除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企业外);以及明示或暗示提供虚假服务、产品的内容,如非金融企业名称中使用“银行”“保险”等字样。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依托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建立了包含知名企业名称、商标的比对数据库,对可能造成欺骗或误解的名称进行自动筛查,2023年通过系统拦截此类不当名称申请超千件,有效保护了消费者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禁止使用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国际规则的体现。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包含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除非经该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同意,但实践中此类情况极为罕见。例如,“美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名称因直接使用外国国家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均不符合登记要求。这一规定既符合国际惯例,避免因企业名称引发外交事务纠纷,也防止市场主体通过使用此类名称误导公众认为其与外国国家或国际组织存在关联。上海作为对外开放前沿,在名称审核中严格执行这一标准,2022年以来已驳回涉及外国国家名称、国际组织名称的申请300余件,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市场秩序的严肃性。
四、严禁使用政党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等特定组织名称以维护政治严肃性。企业名称不得包含中国共产党名称、各民主党派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群众组织名称、社会团体名称及部队番号,这是维护政治体制严肃性和组织名称专用权的重要规定。例如,“中国共产党投资有限公司”“国防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共青团青年创业有限公司”等名称,因涉及政党、党政军机关或群众组织名称,均在禁止之列;部队番号如“8103部队后勤保障有限公司”等也不得使用。此类名称的禁用,旨在避免市场主体利用特定组织名称获取不当信任或利益,确保政治机关和社会组织名称的专用性与严肃性。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审核中,对涉及上述组织名称的申请实行“零容忍”,2021年以来已拦截相关不当申请200余件。
五、规范使用汉字是企业名称登记的基本要求,禁用汉语拼音字母、数字及外国文字。企业名称应当使用规范汉字,不得使用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或外国文字,这一规定旨在保障企业名称的可识别性,便于市场主体和公众准确理解。例如,“ABC贸易有限公司”(使用外国文字)、“5G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使用阿拉伯数字)、“SHANGHAI物流有限公司”(使用汉语拼音)等名称,均不符合登记规范。对于确有特殊需求使用数字的老字号企业,需提供充分证明并经省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批准,但此类情形仅限于历史形成的知名企业。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名称登记中严格执行汉字使用规范,2023年通过自主申报系统引导申请人修改拼音、数字、外国文字名称申请5000余件,提升了企业名称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六、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内容构成企业名称审核的补充约束。除上述五类情形外,企业名称还不得包含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这体现了法律体系的协同性。例如,《商标法》规定不得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避免构成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使用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名称;《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行业监管法律也对相关领域企业名称提出特殊要求,如食品企业名称不得包含“有毒”“有害”等字样。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审核中,加强与司法、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对涉及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可能违反其他法律的名称申请,及时与相关部门会商,2022年以来通过跨部门协作驳回此类名称申请150余件,形成了全方位的名称监管体系。
七、完善企业名称审核机制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提升企业名称登记效率,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与负面清单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在明确禁用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名称申请“即报即得”。自主申报系统嵌入了禁用词库、敏感词库和知名企业名称比对库,申请人可在线实时查询名称是否符合规范,减少因名称不当导致的驳回率。同时,登记机关建立了名称争议解决机制,对于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或名称使用中违反禁用规定的,可通过行政裁决或司法途径解决。2023年,上海企业名称自主申报通过率达92%,平均审核时间缩短至0.5个工作日,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八、企业名称规范管理对招商引资和市场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清晰、规范的企业名称管理制度,不仅能减少市场主体因名称争议产生的纠纷,降低经营风险,还能提升市场透明度和信任度,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上海通过明确企业名称禁用内容,让投资者在设立企业时清晰知晓名称登记规则,避免因名称问题延误注册进程;同时,规范的名称体系也有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2023年,上海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8.5%,其中外资企业新增数量同比增长12%,企业名称规范管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上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外高桥保税联动城陵矶沪湘共谱一带一路产业园新章
2025-08-22
我国前7月利用外资稳增 上海等多地引资结构优化
2025-08-22
微软上海发布全新软硬件产品 深化本地化技术合作
2025-08-22
杨浦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构建双创升级新生态
2025-08-22
沿海核燃料产业新图景:外资准入与粤鲁产业园破局
2025-08-22
上海自贸区领衔港口升级 中国打造国际枢纽口岸群
2025-08-22
上海自贸区外商投资新规落地 护航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5-08-22
上海自贸区引领第四批30项改革试点经验全国推广
2025-08-22
上海自贸区支付结算系统升级 新模块赋能跨境金融
2025-08-22
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三个联动”赋能开放创新发展
2025-08-22
上海自贸试验区引领 中国双向投资健康发展新路径
2025-08-22
松江:以实体经济为锚 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新引擎
2025-08-22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人民政府关于新凤翔公司西侧围墙修缮工程项目的批复
2025-03-14
崇明关于印发《东平镇镇属企业、民非组织负责人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25-02-25
上海黄浦关于明确黄浦江沿岸E06-1地块公共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4-11-19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上海菱腾置业有限公司的批复
2024-04-10
上海黄浦关于黄浦江沿岸E10单元E02-7地块公共绿地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2024-03-28
长宁关于同意无偿划转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的批复
2024-03-15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
2024-02-20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