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消费升级引领全国市场突破40万亿元大关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在扩大内需战略驱动下,我国消费市场持续释放增长潜能,多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引入高质量消费供给。中国贸促会研究院最新研究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首次跨越40万亿元关口,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五年领跑,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消费规模跨越式增长成新常态
参照国家统计局历史数据,2013至2017年消费年均增速达11.3%,显著高于同期经济增速。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贡献5.5万亿元,在社零总额占比提升至15%。宏观数据印证消费已连续14年维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形成稳定增长周期。
二、结构升级驱动质量型增长特征凸显
消费动力正从商品向服务领域纵深拓展。北京、上海等城市服务消费占比突破50%,教育医疗、文化娱乐成为新增长点。同时智能家居、新能源车等创新商品消费激增,深圳科技产品研发基地数据显示,可穿戴设备年出货量增长超40%。区域结构上,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社零增速反超东部,城乡消费差距持续收窄。
三、供给侧改革激活消费升级动能
消费结构优化正在重塑产业格局。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转型跨境供应链平台,带动进口消费比重提升;江苏苏州生物医药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国际健康消费品牌,推动物质与精神消费双轮驱动。这种消费牵引供给的良性循环,促使杭州、广州等地制造业加速向定制化、服务化转型。
四、制度创新保障消费潜能持续释放
多地在政策层面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落地免税新政,2022年离岛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30%;上海首发经济示范区集聚200余个国际品牌。营商环境优化举措有效激活市场,据第三方监测,80%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创五年新高。
五、新消费格局赋能经济转型升级
消费升级对产业转型的引导效应日益显著。合肥依托新能源汽车消费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青岛智慧零售创新基地孵化的新业态带动就业增长25%。这种基于最终需求的产业调整,推动我国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当前消费市场正形成以创新供给引领、区域协调互促、制度保障护航的三维发展体系。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消费一体化建设加速,消费作为经济稳定器的关键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