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博会:助“出海”企业打通内外市场循环回路
进博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上海进口博览会不仅为境外企业拓展中国市场提供重要窗口,更成为国内“出海”企业实现“走出去”后“引进来”的关键平台。这些企业通过投资或收购境外品牌,依托对本土消费市场的深刻理解,借助进博会的资源聚合效应,推动全球优质产品与服务精准对接国内需求,为招商引资和贸易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双向畅通的新路径。
一、进博会搭建双向赋能平台,激活“出海”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上海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虽以境外企业和进口商品为核心展示内容,却吸引了众多国内“出海”企业的深度参与。这些企业通过多年海外布局,已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品牌、技术或渠道资源,而进博会则成为其将这些资源反向导入中国市场的高效载体。例如,在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展区,一家国内产业集团通过投资美国医疗科技企业,将先进手术机器人产品引入展会,借助进博会的专业采购对接机制,推动该产品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并计划通过合资企业形式实现本土化生产。与此同时,该集团还携旗下投资的以色列医疗美容器械品牌、法国健康乳制品品牌等亮相,形成“全球资源中国落地”的集群效应,展现出“出海”企业从“单一出口”向“全球资源整合者”的角色转变。
二、本土市场洞察成为核心优势,推动境外品牌本土化破局
国内“出海”企业在帮助境外品牌开拓中国市场时,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对本土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多年深耕国内市场,这些企业深谙消费习惯、渠道特性和政策环境,能够为境外品牌提供从产品定制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支持。以上海一家化妆品龙头企业为例,其在收购英国婴童用品品牌后,并未简单引入原有产品线,而是基于中国母婴群体对“安全”“智能”的需求,推动该品牌在进博会上首发感温防胀气奶瓶等定制化产品,并结合生肖文化推出限量款,迅速吸引采购商关注。在渠道端,该企业利用自身覆盖全国的母婴门店网络,帮助境外品牌快速进入数千家终端,同时计划在上海设立创新中心,持续深化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研发,实现“引进来”后的本土化扎根。
三、服务贸易协同发力,构建全球供应链闭环
进口博览会不仅是商品展示的舞台,更汇聚了物流、金融、跨境电商等各类服务贸易企业,为“出海”企业打通回路提供关键支撑。在服务贸易展区,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通过参展,展示了覆盖超百个国家的物流网络,其负责人表示,随着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趋势加速,物流企业正从“单一运输”向“全球供应链协同”转型。国内快递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通过布局海外仓、优化跨境运输线路,正与境外资源形成高效联动,而进博会则为这类服务企业提供了与“出海”制造企业对接的契机,共同构建“境外采购-国际运输-国内分销”的全链条体系,降低“引进来”的流通成本,提升供应链韧性。
四、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深化内外循环联动效应
上海进口博览会的持续举办,背后是中国扩大开放的政策决心与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共同作用。近年来,针对进口贸易的便利化措施不断出台,包括降低关税、优化通关流程、简化市场准入等,为“出海”企业引入境外品牌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同时,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科技型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境外品牌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出海”企业通过进博会实现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海外投资收购为其获取先进技术和品牌资源;另一方面,借助进博会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满足国内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形成“海外布局-资源整合-国内落地-价值创造”的闭环,不仅助力企业自身转型升级,更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向全球中高端迈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持久动力。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上海进口博览会正以独特的平台价值,让“出海”企业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赋能”,在全球资源与中国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未来,随着展会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更多“出海”企业将通过这一平台打通回路,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经济共同繁荣贡献力量。
一、进博会搭建双向赋能平台,激活“出海”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上海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虽以境外企业和进口商品为核心展示内容,却吸引了众多国内“出海”企业的深度参与。这些企业通过多年海外布局,已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品牌、技术或渠道资源,而进博会则成为其将这些资源反向导入中国市场的高效载体。例如,在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展区,一家国内产业集团通过投资美国医疗科技企业,将先进手术机器人产品引入展会,借助进博会的专业采购对接机制,推动该产品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并计划通过合资企业形式实现本土化生产。与此同时,该集团还携旗下投资的以色列医疗美容器械品牌、法国健康乳制品品牌等亮相,形成“全球资源中国落地”的集群效应,展现出“出海”企业从“单一出口”向“全球资源整合者”的角色转变。
二、本土市场洞察成为核心优势,推动境外品牌本土化破局
国内“出海”企业在帮助境外品牌开拓中国市场时,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对本土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多年深耕国内市场,这些企业深谙消费习惯、渠道特性和政策环境,能够为境外品牌提供从产品定制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支持。以上海一家化妆品龙头企业为例,其在收购英国婴童用品品牌后,并未简单引入原有产品线,而是基于中国母婴群体对“安全”“智能”的需求,推动该品牌在进博会上首发感温防胀气奶瓶等定制化产品,并结合生肖文化推出限量款,迅速吸引采购商关注。在渠道端,该企业利用自身覆盖全国的母婴门店网络,帮助境外品牌快速进入数千家终端,同时计划在上海设立创新中心,持续深化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研发,实现“引进来”后的本土化扎根。
三、服务贸易协同发力,构建全球供应链闭环
进口博览会不仅是商品展示的舞台,更汇聚了物流、金融、跨境电商等各类服务贸易企业,为“出海”企业打通回路提供关键支撑。在服务贸易展区,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通过参展,展示了覆盖超百个国家的物流网络,其负责人表示,随着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趋势加速,物流企业正从“单一运输”向“全球供应链协同”转型。国内快递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通过布局海外仓、优化跨境运输线路,正与境外资源形成高效联动,而进博会则为这类服务企业提供了与“出海”制造企业对接的契机,共同构建“境外采购-国际运输-国内分销”的全链条体系,降低“引进来”的流通成本,提升供应链韧性。
四、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深化内外循环联动效应
上海进口博览会的持续举办,背后是中国扩大开放的政策决心与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共同作用。近年来,针对进口贸易的便利化措施不断出台,包括降低关税、优化通关流程、简化市场准入等,为“出海”企业引入境外品牌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同时,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科技型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境外品牌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出海”企业通过进博会实现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海外投资收购为其获取先进技术和品牌资源;另一方面,借助进博会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满足国内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形成“海外布局-资源整合-国内落地-价值创造”的闭环,不仅助力企业自身转型升级,更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向全球中高端迈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持久动力。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上海进口博览会正以独特的平台价值,让“出海”企业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赋能”,在全球资源与中国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未来,随着展会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更多“出海”企业将通过这一平台打通回路,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经济共同繁荣贡献力量。
上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江桥镇环境整治助力进博会营造优质招商引资新环境
2025-08-21
南宁高新区与上海康桥集团共拓电子信息产业新机遇
2025-08-21
军民融合战略深化机制建设,四大政策文件强化动力
2025-08-21
金山区“互联网+产业服务”驱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25-08-21
金山人才新政引航区域发展 构建三亿元扶持新生态
2025-08-21
东方美谷淬炼奉贤气质 打造产城文融合产业聚集区
2025-08-21
服务业主体地位稳固 上海张江科技园引领创新增长
2025-08-21
奉贤区多维施策优化服务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8-21
沪举办导航融合创新峰会 北斗产业链展现集聚效应
2025-08-21
沪重点工业跌幅收窄显韧性 汽车制造引领企稳回升
2025-08-21
华东交易会推"一带一路"发展行动共建沪经贸平台
2025-08-21
虹口区以创新驱动与招商引资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08-21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人民政府关于新凤翔公司西侧围墙修缮工程项目的批复
2025-03-14
崇明关于印发《东平镇镇属企业、民非组织负责人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25-02-25
上海黄浦关于明确黄浦江沿岸E06-1地块公共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4-11-19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上海菱腾置业有限公司的批复
2024-04-10
上海黄浦关于黄浦江沿岸E10单元E02-7地块公共绿地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2024-03-28
长宁关于同意无偿划转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的批复
2024-03-15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
2024-02-20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