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科技创新补短板 专家共议供给侧改革路径

科技创新 深化改革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上海近期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展开专题研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科技创新是补上供给侧改革最大短板的关键抓手,需通过技术突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同时结合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创新是破解结构性矛盾的核心引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通过优化要素配置解决供需错配问题,而科技创新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当前部分产业存在的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现象,需依靠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实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动态平衡。专家指出,只有将科技创新贯穿于产业发展全链条,才能打破“低端锁定”,构建更具韧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供需协同需以创新驱动构建良性循环。推进供给侧改革不能忽视需求侧结构变化,需以创新驱动为纽带,实现供需两端的精准对接。应聚焦市场需求导向,通过科技创新开发符合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同时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在此过程中,需避免盲目扩张产能,转而注重供给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确保创新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互动格局。
三、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激活改革动能。补短板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制度层面的保障。制度创新是释放创新活力的前提,需系统推进制度供给、政策供给与服务供给的优化,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例如,在人才评价机制上,应摒弃单一身份认定,转向以创新能力、成果贡献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体系;在资源配置上,需充分发挥资本、资产、资源的整合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要素支撑,形成“制度松绑—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正向循环。
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强化前瞻布局与落地实效。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践载体,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将科技创新与补短板精准对接。应超前布局颠覆性、前瞻性技术研发,加大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高端创新资源与产业项目,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将科创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与经济优势,为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示范。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