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营商环境再升级 "五证合一"改革金秋全面铺开
深化改革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国务院部署自2023年秋起全面实施"五证合
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该举措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整合为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企业"一照走天下",为全国招商引资工作注入全新动能。
一、制度设计的革新性突破
本次改革在2016年"三证合一"基础上实现两大升级:首次将统计登记证纳入整合范畴,打破统计系统数据壁垒;同时明确社会保险登记证在企业设立环节直接取消。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牵头开发的统一赋码系统已完成压力测试,确保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税务、社保等8个部门实时共享企业基础数据。特别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中发现,该模式使企业证照办理环节压缩83.3%,准备材料减少76.5%。
二、全流程服务机制再造
在浙江"最多跑一次"经验基础上,全国推行"三个一"服务标准:
1. 登记材料标准化重构,28项重复填写项目精简归并
2. 跨部门窗口物理整合,设立综合服务专区
3. 电子档案即时推送机制覆盖31个省级行政单位
深圳前海管理局的实践表明,新模式下企业开办全流程耗时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72小时内,窗口排队时间下降60%以上。通过北京市政务云平台监测,日均减少企业重复提交证照副本3.7万份。
三、数据融合技术实现路径
中央网信办指导制定的《跨系统信息交互技术规范》设定了数据安全传输的三重保障:
- 建立分布式账本系统确保传输可溯性
- 实施数据脱敏处理机制保护商业机密
- 开发异常数据自动校核算法
江苏省的先行测试表明,企业注册信息在人社、统计系统间的流转效率提升92%,错误率控制在0.03‰以下。广州黄埔开发区搭建的智能预审平台,通过机器学习预判材料缺失情形,申报一次通过率提升至98.6%。
四、行业衔接过渡实施方案
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衔接细则重点明确:
1. 金融系统改造账户开立审核流程,银行识别统一代码替代多证验证
2. 招投标领域取消证书核验环节,转为在线信用核查
3. 海关总署升级通关系统识别新营业执照
天津市在过渡期创新推出"证照转换电子地图",可视化标注全市187个业务系统改造进度,企业扫码即知业务办理要求。中西部省份同步建立窗口应急响应机制,对因系统切换受阻的企业发放过渡期身份证明函件。
五、监管协同长效保障机制
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构建三项核心机制:
1. 企业信用画像动态更新系统
2. 跨部门联合惩戒触发机制
3. 事中事后监管指标评估体系
杭州余杭区试点显示,监管资源投放精准度提升47%,重复检查频次降低81%。市场监管总局将建立企业开办服务"好差评"全国通报制度,对拒不执行改革要求的单位实施督查问责。
这项涉及全国1.7亿市场主体的制度变革,通过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企业生命全周期管理重构。经专业机构测算,全国企业年度制度性成本将减少320亿元,政务服务资源配置效率提升25%以上,为我国现代化市场体系建设奠定关键性制度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