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综保区打造全国首个航空器维修改装功能园区

航空航天产业 综合保税区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上海机场综合保税区通过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成功建成全国首个具备航空器维修和改装功能的特殊监管区域,推动航空维修产业向高端化转型,为浦东机场世界级航空枢纽建设提供关键保障。
一、战略定位:依托枢纽优势构建产业高地
上海浦东机场作为世界级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均居全球前列,航空运输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城市。随着航空业快速发展,航空器维修、改装需求日益增长,成为保障枢纽高效运转的重要支撑。上海机场综合保税区凭借“区港一体化”区位优势,叠加自贸区政策红利,率先突破传统保税区功能限制,将航空器维修和改装纳入核心业务范围,填补了国内特殊监管区域在该领域的空白。此举不仅延伸了航空产业链条,更推动上海从航空运输枢纽向航空产业枢纽升级,为长三角地区航空制造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企业引领:外资标杆带动产业升级
作为国内首家注册在自贸区的外资控股飞机维修企业,上海波音航空改装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波音”)成为园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该企业聚焦新一代737系列飞机客改货及787机型定检改装等高附加值业务,凭借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成长为全球航空维修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自成立以来,上海波音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年均业务增长率保持两位数增长,先后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AA级资质证书、《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及《入境维修/再制造业务资质证书》等多项权威认证,其发展态势标志着上海机场自贸区航空维修产业实现从低端维修向高端改装的跨越式突破。
三、监管创新:制度突破提升通关效能
为满足航空维修产业对物流通关时效性和便利性的高要求,上海海关针对产业特点推出多项创新监管措施。一是实施“监管前移+区外延伸”模式,将维修机库纳入海关监管范围,通过检疫环节前置,将原本需要两天的检疫流程压缩至“即报即放”,大幅缩短航空器入境维修准备时间。二是推行“远程视频查验+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对需监管的航空器材采用信息化远程查验替代传统现场查验,既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又通过定期核查零部件状态及流向,确保废旧部件规范退运或销毁,将环保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三是优化“预约通关+7×24小时服务”,针对上海波音等重点企业实施“先查后报”等特殊通关模式,结合“区港一体化”优势,实现维修航材快速进出保税区,保障航空器维修改装业务高效运转。
四、产业集聚:构建全链条发展生态
上海机场综合保税区成为全国首个具备航空器维修和改装功能的园区后,凭借政策优势和产业基础,持续吸引航空维修上下游企业入驻,逐步形成涵盖航空器大修、部件维修、客改货、航材物流、保税仓储等全链条产业生态。园区内企业可享受保税维修、免税进口航材、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园区与浦东机场、周边物流园区联动,构建“维修-物流-通关”一体化服务体系,吸引国内外航空公司将维修业务向上海集中,进一步提升区域航空维修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政策赋能:自贸区改革深化发展动能
依托自贸区深化改革和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契机,上海机场综合保税区持续优化航空维修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在监管模式上,推动检验监管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对信用良好、管理完善的企业推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简化事前检验流程,强化后续监管效能,使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秒级放行”通道。在绿色发展方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维修过程中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和环保处理,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这些政策创新为航空维修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六、未来展望:打造全球航空维修重要节点
随着上海浦东机场世界级航空枢纽地位持续巩固,上海机场综合保税区将进一步发挥“全国首个航空器维修改装功能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未来,园区将聚焦宽体机维修、新一代机型改装等高端业务,吸引更多国际顶尖维修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同时,依托自贸港政策探索,在航材跨境流通、维修服务出口、国际合作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力争将园区建设成为全球航空维修产业的重要节点,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全球卓越城市提供坚实支撑。上海波音等企业也表示,将依托园区良好发展环境,持续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技术水平,为区域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