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冲刺1800亿产值 产业能级持续跃升

生物科技产业 制造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上海正全力推动生物医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明确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年度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目标。依托政策引导、创新驱动与招商引资优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政策引领明确发展路径。上海出台专项政策文件,自2021年起实施,聚焦创新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先进生物医药装备和材料、新型服务外包四大产业方向,通过精准支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为生物医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该政策从产业布局、资源配置、要素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引导创新资源向重点领域集聚,助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迈进。
二、创新成果彰显产业实力。作为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生物医药领域涌现出一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重大技术成果和产品,包括全球首个节律紊乱疾病克隆猴模型、国产首个PD-1单抗药物、全球首台全景动态2米PET-CT等。这些成果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提升了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三、平台体系支撑创新生态。上海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产学研融合提供关键支撑。这些中心整合了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创新资源,搭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平台,加速了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长三角分中心在上海成立,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为创新资源集聚和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四、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上海率先探索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截至相关年份已为研究型持有人核发多张B类《药品生产许可证》。这类持有人无需自建生产场地即可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有效降低了研发型企业的产业化门槛,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促进了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快速上市,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五、审评审批效能持续提升。2021年,上海新批准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同比显著增加,审评审批耗时同比明显提速。相关部门提出目标,力争2021年内实现第二类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时限较法定时限平均缩减50%,到2022年底将产品注册周期从平均10个月缩短至6到7个月。通过简化流程、优化服务,进一步压缩了创新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为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区域协同深化服务效能。2021年,两个长三角分中心陆续开展咨询、培训等业务,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分中心探索将审评重心向产品研发阶段前移,通过提前介入了解企业研发需求,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解读,帮助企业规避研发风险,节省后续审批时间、提高整体效能。这种区域协同模式不仅整合了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资源,也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七、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依托政策支持和创新生态优势,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从上游的生物医药装备和材料研发,到中游的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再到下游的新型服务外包,各环节企业协同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集群的形成降低了企业间的合作成本,促进了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了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八、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上海高度重视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实施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养了大量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充足的人才储备为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的持续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九、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上海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本土企业与国际知名药企、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联合研发和市场拓展。通过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标准制定,上海生物医药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市场,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十、资本助力产业加速发展。上海完善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社会资本、风险投资等参与产业发展。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到成长期的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资本的注入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推动了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了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十一、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升级。上海推动生物医药制造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通过建设智慧工厂、数字化研发平台,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和研发流程的数字化优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技术动力。
十二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上海积极参与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生产和质量管理。通过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三、绿色生产理念深入人心。上海在生物医药制造业发展中注重绿色环保,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为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十四、市场需求驱动产业创新。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生物医药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上海生物医药企业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产品,形成了需求牵引创新、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五、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上海加强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体系。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了企业的创新成果,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十六、公共服务体系持续优化。上海不断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了一批专业的检验检测、临床试验、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了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率。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