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贸上半场稳中向好 创新与招商引资成关键推动力

外贸进出口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7日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形势总体优于全国水平,得益于持续的改革创新和招商引资战略,自贸区、科创中心建设等重点领域表现突出,对外贸稳定增长发挥了核心作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上海市在全球经济复杂背景下,展现出较强韧性和先发优势。
一、进出口总体表现领先全国。上海市上半年进出口总值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虽然同比微降0.4%,但降幅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进口方面实现小幅增长,达到7471亿元,上升0.9%;出口虽有所回落,为5625亿元,降幅为2%。与全国进出口下降3.3%相比,上海市的降幅收窄2.9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提升至11.8%。这一成果反映了上海市在优化外贸结构上的努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有效缓冲了外部风险影响。
二、自贸区特殊监管区贡献显著。上海自贸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额逆势增长,达到3626.9亿元,同比增长4.7%,有力支撑了全市外贸大局。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和自由化试点,如简化通关流程和投资便利,吸引了一批企业入驻,带动整体进出口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品和医疗器械进口增长强劲,分别达到196亿元和85.7亿元,增幅远高于全国同类商品水平。这得益于上海市加大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引资,鼓励跨国公司深耕本地市场。
三、科创中心建设驱动高技术出口。上海市推进科创中心发展,海关支持措施落地后,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推动集成电路等高端产品出口增长。上半年,集成电路出口额达533.5亿元,同比上升25%,增速高出全国15.8个百分点。这表明上海市在统筹国内国际市场方面取得进展,招商引资聚焦科技企业“走出去”,强化全球产业链参与。科创政策不仅激发了研发活力,还为外贸提供新增长点。
四、多元产业协同稳定进口增长。上海市进口逆势上涨,尤其医疗健康领域表现亮眼,这与招商引资方向调整相关。通过吸引海外优质医疗资源,上海市形成以进口促内需的良性循环。此外,自贸区和科创中心的联动,带动了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等产品进口稳定,为全市外贸结构优化提供支撑。尽管出口面临挑战,但上海市通过产业升级和市场多元化策略,确保了整体韧性。
五、改革成果深化未来潜力。上海市的长期改革如自贸区扩容和科创中心建设,已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外贸动能。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聚焦绿色经济、数字贸易等新领域,有望推动下半年外贸回升。未来,上海市需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开放水平,在国际竞争中巩固领先地位。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