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企业优惠政策

上海静安区产业园区

上海静安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静安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彭浦新村街道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政策
发布部门:区政府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5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2019年,彭浦新村街道法治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司法局的有力指导下,按照《静安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19年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和《彭浦新村街道“十三五”发展规划》总体要求,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社区治理、社区发展和社区稳定,社区法治建设工作水平显著提高。
一、建立和健全街道法治工作领导和工作机构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法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委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建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辖区单位负责人、机关各科室科长为成员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法治工作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领导本地区的依法治理和普法宣传工作,制定和实施完整的工作规程,推动街道法治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二、拓展和完善街道政务信息公开内容和载体
街道严格按照“应公开、尽公开”、“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谁审查”的工作原则,不断完善和充实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载体,在门户网站、街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准确更新发布信息,切实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增强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提升政府依法治理能力。街道在门户网站及时公开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机构设置等信息。同时,街道大力推进执行公开和结果公开工作,重点公开街道各类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街道“美丽家园”工程实施前,都会对该项目进行公示,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施工工期等。此外,以大调研走访为契机,机关干部及时传达政府政策,解答居民提出的有关民生方面等问题,助力引导正面舆论。
三、抓住“关键少数”,推动机关内部学法用法工作
(一)加强党员干部党章党规学习教育。街道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章党规,增强全体党员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的意识。
(二)完善机关内部干部学法机制。定期开展党委中心组法律专题学习,利用机关大讲堂、干部培训会议、网络学习等平台和资源,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宪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民法总则》和《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机关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述法作为领导干部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述职的必备内容。
(三)抓好针对性、专业化法治培训。学法懂法是用法的前提条件,为正确理解和深入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等法律法规,街道绿化市容所和城管执法中队开展针对性培训,明确垃圾分类工作的意义和目标,确保所有队员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并邀请专家对垃圾分类专业问题进行讲解、答疑,提高全体工作人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三项制度”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街道配足配强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人员,严格要求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定期参加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知法懂法、依法行政的意识,强化执法用法能力。
四、开展社会普法宣传,营造社区良好法治氛围
(一)在履行职能、文明管理、严格执法的过程中融入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建立执法与普法并举的工作格局。街道绿化市容所和城管执法中队在执法、管理、服务过程中,结合辖区各单位特点及各小区个性化的法律需求,逐街、逐户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告知,并通过定期开展全覆盖检查、垃圾分类工作例会等方式,指导各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截止目前,绿化市容所和城管执法中队已进行29次全覆盖检查,梳理出辖区内医院、学校、菜场、工地、商务楼宇等30余家重点单位,累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和材料65000余份,组织培训80余场,活动参与人数达4600人次。
(二)针对不同普法对象,开展差异化普法活动。街道根据职能领域的宣传重点,针对各类普法对象分别开展“送法进社区”、“送法进校园”、“送法进工地”等系列普法活动,重点宣传小区垃圾分类、物业管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农民工依法正确维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普法对象的法治观念。同时,街道按照“人手一册每户一本居村一讲一阵地”要求,将65000本宪法文本发放给街道每名机关干部和辖区每户社区居民,并安排居委会法律顾问在各居民区开展宪法专题法律讲座,实现送法上门,切实解决群众因时间、空间问题无法参加普法活动的困境。
(三)结合社会热点,抓住法治宣传教育的主动脉。结合“12·4”国家宪法日、上海市宪法宣传周,街道组织开展了“幸福彭浦,法护家园”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通过定点设摊宣传咨询和区域内主题定向活动赛事,多维度多层次开展宪法宣传,增强群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不断扩大宪法宣传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街道紧紧围绕社会和社区的热点问题,多次组织邀请了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部门专业人士为社区居民和企业开展“新宪法解读”、“人民调解法”、“民间借贷纠纷实务指导”、“物业管理与小区生活法律规定”、“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大型法律专题讲座。在“三.八”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月等重要节点,根据宣传主题,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四)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打造彭浦新村法宣品牌。街道以“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为契机,与静安区司法局共同设计打造宣传法治精神、展现法治文化的“彭浦新村街道社区法治文化长廊”,搭建一个融知识性、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同时,通过收集和分析公共法律服务过程中社区居民普遍关注的法律问题,街道组织编印了具有区域特点、符合群众需求的《心桥集——人民调解工作案例汇编》、《社区公共法律服务法律常识100问》等普法宣传书籍,推动“以案释法”制度的建立。积极与区相关法律部门和专业社会组织合作,通过项目化运作,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培育“法治小讲堂”、“心桥工作站”、“幸福彭浦法护家园”等具有区域特色和社区影响力的普法宣传品牌。
五、健全和完善街道多元多层监督体系
(一)完善决策监督机制。按照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机制,深入推行“三重一大”制度,对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专项治理。建立公众参与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对涉及社区发展的重大事项,做到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制度。
(二)拓宽行政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杜绝改变预算经费用途、动用结余超出财政批复额度、经费支出未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等情况。
(三)重视社会监督力量。完善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制度,畅通群众监督反馈渠道,重视包括网络舆情在内的社会舆论监督,切实提高社会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重视和强化社会矛盾防范和化解工作
(一)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在全国“两会”、“70周年国庆”、“进博会”等重要节点期间,积极开展矛盾化解、缓解和稳定工作。与派出所等单位互相配合,处置稳控工作中的突发情况。进一步完善“领导分工包干”、“一人一案一专班”的工作方式,压实责任,通过上门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稳定信访人情绪,持续保障了全国“两会”期间、“70周年国庆”、“进博会”等重要节点期间社区内无群体去京上访和重大矛盾发生,顺利地完成了稳控任务。目前,街道现有信访重点人员21人,其中市级对象12人、区级对象9人。另外街道自排突出信访人员9人。下一步将继续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领导责任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信访格局,使许多信访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疑难信访问题集中治理活动,使一批群众反映的信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进一步优化“双员双师”工作,创新服务模式,与“上海静安区陆金弟人民调解工作室”合作,通过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方式开展相关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积极做好诉调对接、访调对接的联动联调工作,每周深入社区开展巡回调解和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化解好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截至11月底,共开展巡回调解33次、心理疏导讲座11场,共受理各类调解纠纷2431起,制作调解协议书1014份。此外,为确保彭三小区五期旧住房成套改造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组织上海静安区陆金弟人民调解工作室全力投入居民矛盾化解工作中,与旧改办等部门密切配合,不懈奋斗,通过前期介入,中期跟进,后期攻坚,最终实现彭三五期第一天集中签约率96%,最终三个月签约期内签约率100%。
(三)做好特殊人员管理帮扶工作。截至11月底,街道共有在册吸毒人员767人,邪教人员73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6人,社区服刑人员41人,刑满释放人员365人。严格监督管理、坚守安全底线,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辖区内特殊人员的排摸走访,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发现不稳定因素和黑恶势力线索及时上报。同时加强帮扶力度、“心桥”相伴,高度重视特殊对象中困难家庭及其未成年子女关爱帮扶工作,举办“爱的黄丝带”社区演出、“心桥相伴,点燃新光”等一系列关爱活动,帮助特殊人员融入社会,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七、2020年彭浦新村街道法治工作计划
2020年,我街道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突出重点、创新思路,努力提升法治建设工作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健全行政机关学法用法制度。建立定期法治教育和培训制度,对街道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法治工作专题培训;
二是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征集意见、专家咨询论证、听证等工作,探求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的有效途径;
三是加强法治机构建设。进一步调整充实街道律师顾问和法治机构力量,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法治机构在依法治街方面的参谋、助手的作用;
四是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整合行政监督资源,大力推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