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平台构建产业新高地

智能制造 制造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7日
长三角三省一市通过政策联动与资源整合,加速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招商引资成为关键抓手,吸引全球技术资本参与高端装备、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链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向世界级水平迈进。区域产业基础与创新生态深度融合,为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孵化及解决方案输出奠定基石,实现制造业价值链整体跃迁。
一、区域协同机制奠定发展基础
为响应国家制造强国战略要求,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签署智能制造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跨行政区域协调机制。2019年专项推进小组首次会议明确技术标准互认、人才资质互通等26项任务清单。2020年三省经信部门联合发布长三角智能制造白皮书,系统梳理集成电路、新能源装备等八大重点领域协同路径,并在杭州湾区域试点共享制造云平台。协同机制通过破除行政壁垒,实现检测认证结果区域互认超90%,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超15亿元。
二、产业集群载体强化创新动能
沿G60科创走廊布局的智能制造示范区形成"一核多节点"空间架构,上海松江、苏州工业园等12个核心园区集聚工业机器人研发企业超300家。2021年启动的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200亿元,重点投向芜湖通用航空、宁波关键基础件等特色集群。南京、合肥国家实验室联动开展光刻机核心部件攻关,2022年实现28纳米工艺装备国产化突破。集群效应推动区域内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数量年增长25%,技术服务输出覆盖全国30余省份。
三、招商引资行动打通要素通道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实施智能制造跨境投资便利化新政,2023年吸引德国工业4.0技术转移中心等34个外资项目落地。杭州钱塘区建立"标准厂房+技术适配"预招商模式,为半导体设备企业提供即插即用产线。苏州昆山市设立长三角首支QFLP智能制造专项基金,引进日韩精密制造企业12家。招商引资配套政策包含数据跨境流动试点、高端人才税收优惠等创新举措,近三年累计带动产业链配套投资超800亿元。
四、标准创新体系引领产业升级
2020年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标准创新中心,累计发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团体标准47项。无锡物联网集群主导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规范"获国家标准采信,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全国推广。2023年启动的长三角首期"智能制造领航者计划"培育系统集成服务商62家,其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于大飞机总装等国家重大工程。标准体系驱动区域内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2%,产品不良率下降至国际先进水平。
五、开放创新生态构建全球支点
上海国际智能制造促进中心搭建"技术供需"全球对接平台,2024年促成中意新能源装备联合实验室等19个国际合作项目。浙江义乌智能制造博览会成为亚洲最大应用场景展示窗口,年均发布创新技术成果超200项。沿长江智能制造示范带建立的离岸创新基地,通过"海外孵化+长三角转化"模式引入以色列智能传感技术等前沿成果。生态体系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技术服务出口额年均增长18%,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2个国家。
三省一市将持续深化智能制造协同发展机制,强化政策贯通、设施联通、要素畅通的系统布局。重点攻关工业母机等基础领域瓶颈,扩大QFLP试点范围吸引国际智能资本,构建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运维服务的全链条赋能体系。通过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全球智能制造创新策源与标准输出高地。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