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启新程 迈向稳健发展时代

深化改革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4日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进程中,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对促进境内外资本流动、提升招商引资效能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通过深化基础制度改革、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强双向开放机制,监管部门推动市场实现量质双升,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一、筑牢市场基础功能实现机制转型
2019年启动的科创板注册制试点成为关键突破,将审核权责移交市场,新股发行周期平均缩短约60%。此后改革延伸至创业板及北交所,形成差异化板块定位:科创板聚焦"硬科技"企业,创业板服务"三创四新"主体,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80%。与之配套的退市新规在2020年全面实施,全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较改革前增长170%,畅通市场"出口"机制。
二、制度型开放构建国际资本新通道
互联互通机制持续升级,2021年将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扩大至科创板股票,境外资金日均交易额提升至改革前的3倍。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新规于2020年取消额度限制,2022年又将债券市场准入标准与国际接轨,助力中国国债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截至2023年末,外资持有A股市值占比达历史峰值,较2018年提升5.3个百分点。
三、法治化保障体系守护市场生态
新证券法在2020年确立"长臂管辖"原则,显著强化跨境违法违规成本。2022年首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终审落地,为12万投资者挽回损失超过24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深圳、苏州等试点区域累计发行规模突破80亿元,专利质押融资登记金额在2023年同比增长35%,形成创新资本良性循环。
四、多层次市场赋能区域经济升级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区域依托股权市场建立专板培育机制,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过2.3万家。2023年区域股权市场实现转板新三板企业同比增长47%,西安、武汉等中西部城市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突破万亿。绿色债券发行量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速,碳金融产品在广东等试点地区交易活跃度提升300%。
通过基础制度深层次重构与高水平开放实践,资本要素配置效能持续释放。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直接融资占比从2018年不足15%升至2023年的22%,多层次市场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助推器。伴随监管科技应用深化与跨境监管协作强化,市场韧性提升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基石。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