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炙烤下的上海能源供需图谱与招商引资新机遇

新能源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0日
今夏持续高温天气对上海能源系统带来严峻考验,在极端气候与经济增长双重压力下,全市用电量、用气量呈现结构性增长。这一特殊时期的能源消费特征,既反映出城市经济运行韧性,也为清洁能源领域招商引资提供了数据支撑。
一、极端气候触发用电负荷历史性突破
7月,上海遭遇罕见持续性高温侵袭,累计出现35℃以上高温23天,其中3天突破40℃极端高温阈值。异常气候直接推高降温用电需求,当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78.5亿千瓦时,同比增幅达11.5%,创下近年单月最高增速。值得关注的是,7月12日电网负荷攀升至3268.2万千瓦,刷新历史峰值记录,较往年同期增长4.1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调整显现用电新特征
分产业观察,第三产业用电增速达18.6%,显著高于第二产业10%的增幅,显示现代服务业对高温天气的适应性更强。第一产业用电同比下降11.3%,与农业生产季节性调整有关。城乡居民用电量逆势下降3%,反映出节能电器普及与有序用电措施见效。1-7月累计用电量872.4亿千瓦时中,工业用电占比59.3%,仍为能源消费主力。
三、天然气供应体系经受高温考验
燃气领域呈现稳定增长态势,7月天然气供应量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3%。前七个月累计供应47.4亿立方米,其中发电用气占比约四成。在电力调峰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燃气机组充分发挥启停灵活优势,有效缓解了用电高峰时段的供电缺口。
四、能源安全机制启动多维度响应
面对供需矛盾,上海启动分级应急响应预案:电力部门通过跨省交易购入西北风电,燃气企业启用洋山LNG储备调峰,部分工业园区试行需求侧响应。据监测,7月空调负荷约占峰值时段的35%,相关部门针对商业综合体等场所开展能效专项检查。
五、气候经济催生绿色发展新空间
持续高温加速了能源结构转型进程,1-7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同比提升22%,虚拟电厂技术进入商业化试点阶段。在招商引资方面,智能微电网、储能系统等领域的重点项目落地速度明显加快,7月单月新能源产业链投资协议金额突破百亿元。
当前,上海正通过完善电力现货市场机制、扩大分布式能源应用场景等措施,构建更具气候适应性的能源体系。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概率仍将维持高位,这对城市能源规划提出了更精准的调控要求。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