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助力绿色招商引资 企业须持证排污强化环境监管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为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规范企业排污行为,中国全面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这项制度将作为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在严格环境监管的同时,也为绿色招商引资提供制度保障。根据最新政策要求,所有纳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必须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无证不得排放污染物,生态环境部门将实施分类精细化管理。
一、制度核心内容与实施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排污单位需根据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及环境影响程度申请相应类别的许可证。重点管理适用于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影响显著的企业,需提交详细排放数据和技术方案;简化管理则针对排放量小、影响轻微的企业,简化申请材料要求。许可证载明排放种类、浓度、总量等关键指标,以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维护要求。
二、分类管理实施细则
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对电镀、石化、钢铁等36个重点行业实施全覆盖管控。省级生态环境厅负责确定本行政区域重点管理单位名录,地市级生态环境局具体核发许可证。以广东省为例,珠三角地区对VOCs排放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管控,长三角地区建立排污许可与环评联动机制。
三、监管执法与违法惩戒
生态环境部构建全国统一的排污许可监管系统,整合在线监测、企业自行监测、执法检查数据。对无证排污行为处以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关闭。北京市在2021年专项执法中查处无证排污案件27起,上海市将违法信息纳入公共信用平台实施联合惩戒。
四、企业主体责任强化
持证单位需建立环境管理台账,保存不少于5年监测记录。重点管理单位应配备专职环保管理人员,每年提交执行报告。天津市要求钢铁企业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重庆市试点排污许可"二维码"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五、制度衔接与配套措施
新规与环境保护税法、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协同实施,河北省将排污许可载明的排放量作为环保税征收依据。生态环境部开发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一证式"电子化办理。江苏省推行"不见面审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
六、地方实践与产业影响
深圳市将排污许可作为产业园区准入前置条件,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绿色升级。成都市对持证企业给予环保专项资金倾斜,山东省将许可证要求纳入绿色信贷评价体系。专家表示,该制度将倒逼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促进环保产业发展,但对中小微企业需加强技术帮扶。
这项制度的全面实施标志着中国固定污染源监管进入"一证管理"新阶段,通过明晰企业责任、规范监管流程,既守住生态环境底线,又为高质量招商引资提供透明稳定的制度环境。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正开展培训指导,确保政策平稳落地。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