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对接上海战略升级 交通创新助力区域腾飞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6日
随着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的到来,南通市正加速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格局。该市近期强化交通基础网络建设与创新平台打造,通过深化区域协同机制有效提升招商引资能级,为构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区域合作重点工程陆续落地,正推动南通实现从江海门户向创新高地的转型升级。
一、交通网络加速互联互通
2017年获批的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明确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南通正加速形成"三纵两横"骨干铁路网和"三环四射四通道"高速公路网。2020年沪通长江大桥通车后,轨道交通建设持续提速,规划五年内实现与上海40分钟高铁直达及轨道交通无缝对接。苏通大桥、崇启大桥等过江通道持续优化通行能力,南通西站枢纽工程竣工后客流量同比提升显著。
二、创新载体赋能产业升级
占地17平方公里的中央创新区正承接上海科创资源溢出效应。该园区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已建成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21年启动的产学研协同平台引进技术转化项目超百项,知识产权交易量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创新孵化载体为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其中来自上海的技术合作项目占比稳步提升。
三、战略叠加释放发展动能
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形成政策共振。南通依托江海联动枢纽优势,在江苏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发挥节点作用。苏通科技产业园等7个沪通合作园区累计落户重点项目超百个,智能制造、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江海联运港区完成自动化改造后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沪通电子口岸实现通关一体化运作。
四、生活配套优化人才生态
随着交通便捷度提升,南通已形成与上海的同城化生活圈。2022年启动的国际社区建设引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人才公寓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紫琅湖科创商务区建成后新增商业载体20万平方米,生态绿地覆盖率居长三角城市前列。"上海研发+南通制造"产业模式带动就业市场扩容,服务外包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
五、区域协同深化优势互补
产业配套体系日益完善,船舶海工等优势产业与上海金融、贸易资源形成互补。现代建筑产业持续拓展长三角市场,装配式建筑技术输出量逐年递增。上海口岸辐射效应带动南通跨境电商发展,2023年保税物流中心进出货值增长超预期。长江口产业创新联盟吸纳成员单位逾百家,技术转移转化效率同比提升。双城产业协作模式正由单一项目合作转向全产业链深度融合。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