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能源升级助力招商引资

新能源产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4日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近日通过电力设施改造实现用电安全保障,该项目在短短一周内完成新增75千瓦后备线路的安装,有效提升了关键场所的可靠性,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公共服务,还为当地招商引资营造了更优环境,突显能源升级对吸引投资的基础性作用。国网上海电力利用新推服务策略高效执行项目,确保了文物保护和游客安全的双重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城市营商环境的竞争力。
一、纪念馆作为重要文化遗址面临电力挑战。该馆位于上海黄浦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接待大量参观者,平均每日人流超5000人次,在旅游高峰期可达7000人次以上。如此高密度访问对基础设施提出严苛要求,其中电力保障被视为关键支撑。然而,在2024年初的例行检查中,发现原有设备已老化多年,仅依靠单通道供电系统,这意味着一旦发生突发故障,整个馆区可能陷入断电危机,威胁游客安全和文物保存,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二、电力改造面临多重复杂约束,需兼顾高效与保护。一方面,作为文物建筑,施工必须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任何改造不能破坏历史风貌;另一方面,纪念馆全年开放,闭馆维修完全不可行,这要求工程在游客活动间隙穿插进行。馆方还提出严格时限控制,以最小化对运营的干扰。这些条件增加了技术难度,例如,必须在有限时间内重新布线并测试新系统,同时保持原有建筑结构完好。国网团队通过专业评估,确定在现有框架内整合现代技术,确保供电稳定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平衡。
三、国网上海电力的服务优化策略推动了项目的迅速落地。从2024年3月起,该机构实施了名为“五省五增”的十大举措,旨在精简流程和提升客户体验。在纪念馆项目中,客户经理协同设计和施工人员当天响应需求,完成实地勘察并制定供电方案。这体现了服务前置的优势,如免去繁琐审批,直接将后备线路整合入系统。创新方法避免了传统开挖作业,采用非侵入式安装,保证了施工不影响馆方日常接待工作。整个改造仅耗时7天,新增75千瓦电力线路后,形成了双通道备份机制,大幅提升了全馆的应急能力。
四、成果不仅限于技术升级,还带来多重社会经济效应。项目中原需纪念馆支付的费用约8万元被免除,这源于“五省五增”的惠企政策,减轻了公共机构的资金负担。同时,该案例成为上海小微企业服务的示范,自行动实施以来,已覆盖1482户客户,累计节约投资超过1800万元,平均接入时间大幅缩短。升级后的一大会址纪念馆用电安全系数提高,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城市文化地标的功能,为上海在招商引资方面树立高标准,吸引更多投资主体关注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整体而言,此次创新工程展示了能源保障在优化公共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角色。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