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举办导航融合创新峰会 北斗产业链展现集聚效应

行业峰会 产业集聚区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1日
作为推动卫星导航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举措,2016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聚焦技术跨界融合与产业链协同升级,展现了上海在北斗导航领域的系统布局与资源整合能力,为全国卫星导航产业招商引资提供标杆性合作平台。
一、论坛主体功能与战略定位
本次论坛由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主导发起,联合长三角区域22家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策划。该平台以“公益性资源开放共享”为原则,首次整合了金融资本、技术研发与政策支持三大模块,形成“技术孵化-产业转化-市场应用”全流程协作机制。会议设置专题研讨会、技术成果展及国际合作洽谈三大功能区,覆盖导航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需求。
二、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成果
上海北斗导航产业依托国家重大专项支持,已完成高精度定位芯片、多源融合导航算法、低轨卫星增强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突破。在智能交通领域,全市累计部署北斗终端超40万台,实现港口物流调度误差小于10厘米;在智慧城市管理中,构建了覆盖地下管网、建筑沉降监测的高精度时空基准网络。产业协同效应推动全链条企业数量较2011年增长300%,形成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制造的完整生态。
三、创新融合趋势与新兴应用场景
论坛重点展示导航技术与四大新兴领域的融合路径:
1. 人工智能领域——动态交通预测系统通过AI学习百万级车辆轨迹数据,优化实时路径规划
2. 物联网领域——集装箱电子锁具集成定位与温湿度传感,实现跨境物流全程溯源
3. 增强现实应用——室内导航结合AR技术,在浦东机场提供厘米级导引服务
4. 健康医疗创新——为老年痴呆症患者研发的定位鞋具,已通过临床安全认证
四、全球合作与区域辐射能力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上海企业承接泰国智慧农业、马来西亚港口自动化等国际合作项目,输出北斗高精度定位方案。技术标准方面,由上海主导编制的《室内外无缝定位数据接口规范》已获得国际电信联盟草案采纳。同时通过设立东南亚研发中心、欧亚联合实验室等载体,实现技术标准与服务模式的海外输出。
五、战略支撑体系与发展路径
上海形成“三位一体”的产业支撑体系:
- 载体平台:在建的北斗西虹桥基地汇聚87家产业链企业,实现年技术服务收入超20亿元
- 政策机制:设立首期30亿元导航产业基金,建立军民融合技术双向转化通道
- 人才体系:同济大学等高校开设导航与位置服务专业方向,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500名
六、未来产业生态构建方向
规划构建全球卫星导航创新中心,重点推进三方面建设:
1. 启动千亿级时空大数据平台,整合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12类空间信息
2. 突破量子导航、深空探测等前沿技术,建设国家时空信息安全研发基地
3. 形成“1小时产业圈”配套能力,在青浦、临港等区域布局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通过全链条资源整合与开放式创新,上海在导航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以标准输出、系统集成、全球服务为特征的“上海模式”,为全国卫星导航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