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助力"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新格局
金融业
优惠政策
自贸区
一带一路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资金融通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纽带。上海依托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加速构建面向"一带一路"的投融资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全球人民币金融资源配置枢纽。
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显著成效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投产运行后,服务范围已覆盖多个沿线国家,为跨境贸易结算提供高效通道。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持续拓展,累计实现与沿线国家超千亿元规模的资金往来。上海证券交易机构联合国际合作伙伴完成对南亚国家证券交易所的战略投资,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上海金"定价体系成功引入中东地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增强人民币计价资产国际影响力。
二、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速完善
通过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机制,上海已形成覆盖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等领域的投融资项目池。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推出联合风险分担模式,搭建全球化风险管理平台,为跨境项目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自贸区跨境资金池业务优化升级,支持实体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累计服务超百家"走出去"企业。
三、制度创新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自贸区率先试点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简化跨境投融资流程。自由贸易账户适用范围扩大至全市重点产业领域,便利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点深化,推动离岸经贸结算便利化。金融监管部门建立"沙盒监管"机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四、国际合作网络不断拓展
上海与多个国际金融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联盟。定期举办高端金融论坛,促进沿线国家监管政策协调。黄金国际板交易规模稳步扩大,形成与伦敦、纽约联动的全球贵金属交易网络。绿色债券发行量居全国前列,为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上海正通过强化金融基础设施联通、深化市场规则对接、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全面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级。未来将持续完善跨境投融资服务体系,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金融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