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造斩获工博会十项大奖 硬核科技亮相国际舞台

智能制造产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全球工业创新成果荟萃一堂。上海以强劲科技实力引领奖项角逐,展现高端制造业集群优势。此举显著提升地区吸引力,为产业链升级与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助推全球技术资源向本地汇聚。
一、工博会大奖彰显中国工业顶尖实力
本届博览会核心看点在于备受瞩目的CIIF大奖评选。奖项评选采取“企业自主申报+行业协会推荐”双轨模式,吸引国内外434件尖端展品参评,数量创历史新高。经过严格遴选,最终颁出1项特别大奖与9项重大奖项,覆盖卫星导航、高端医疗、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领域。
二、国之重器摘得最高殊荣
特别大奖授予“北斗三号中科院导航卫星”,该项目由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所主导。作为国家时空基准设施,其在定位精度、抗干扰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不仅服务于国土安全与经济建设,更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核心系统之一,彰显中国在空天信息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三、上海制造占据奖项半壁江山
上海企业在本届评选中表现亮眼,获奖比例占总数近50%。这些成果分为三类:其一,如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5G智能重卡等重大工程装备;其二,新型含氟高分子材料等技术突破型产品;其三,协作机器人、超高清显示等面向数字新基建的前沿探索,系统性展现本地创新链条深度。
四、全球港口智慧化升级的上海方案
上海振华重工“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是典型代表。其核心设备——远程控制超大型自动化双起升双小车岸边起重机属全球首创,已在意大利瓦多港、瑞典斯德哥尔摩港等五大国际枢纽实现应用,作业效率提升30%,重新定义全球港口物流智能化标准。
五、多领域硬科技突破解决产业痛点
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实现实质性突破:武汉中科极化研发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实现无创肺部疾病早期诊断;凯盛集团联合体研发的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打破国外对新冠疫苗包装材料的垄断;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短流程技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与生产成本。
六、深海探测与智能制造协同并进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海斗一号”全海深潜水器突破万米探测极限,填补我国深渊科考装备空白。上海节卡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具备高精度柔性操作能力,已应用于精密电子装配生产线。长春希达大尺寸LED显示技术达到8K超高清标准,推动视觉工业升级。
七、评奖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本届申报展品较2021年增长118件,其中兄弟省市展品占比45.6%,印证工博会平台辐射效应。境外展品占比6.9%,涵盖德国精密机床、日本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凸显奖项国际公信力。双通道申报模式有效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形成优胜劣汰的正向循环。
八、“上海制造”品牌内涵全面升级
获奖项目映射上海制造业转型路径:从单一设备供应商转向系统解决方案输出者,从技术追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依托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等创新载体,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持续突破,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引擎。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