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企业优惠政策

上海静安区产业园区

上海静安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静安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法治政府工作情况报告

政策
发布部门:区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9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一、2020年法治工作总结区发展改革委按照区委依法治区办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静安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的要求,以增强干部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主要目标,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扎实开展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加强法治学习,积极开展“学法普法”活动将《宪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推动全委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法律,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不断提升领导班子依法管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综合能力素质。开展全委普法教育,全面落实普法任务。结合“双结对”、“大调研”、“十四五”规划编制、宪法宣传月等活动,推动委内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园区、社区开展政策法规宣讲,在宣传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将法治理念植入工作实际。(二)制定应对疫情扶持政策,切实帮扶企业共渡难关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对照“市28条”和市级部门各专项扶持企业实施细则,结合企业反馈的意见建议,从区情实际出发,我委牵头对全区应对疫情扶持企业的政策措施和细则进行再梳理、再优化、再汇总,并在征询区各部门意见建议后,形成《静安区应对疫情帮扶企业相关措施细则汇总》,精准施策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努力减少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冲击影响。(三)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升依法行政效能全面梳理行政审批事项11项,编制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开展“双减半”改革成果落地情况“回头看”工作,在审批承诺时限压减和审批提交材料压减方面,均已达到或超额实现“双减半”工作要求,其中承诺时限已压缩79.5%,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实现“零跑动”。拓展本部门公共服务事项,今年新增14项公共服务事项,其中认领2项市级下发事项,新增12项部门公共服务事项,已在“一网通办”平台发布并添加办事指南,为群众提供便利化的公共服务。(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全球服务商计划”牵头区各部门对“全球服务商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形成《2020年静安区“全球服务商计划”任务分解表》,明确27项任务80条具体举措,以及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开展《静安区关于促进“全球服务商”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法制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明确专项政策与现有总部政策、财税政策的统筹协调口径。深化研究指标体系与评估机制,基于已有指标体系成果,探索建立统计监测机制和企业全球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全球服务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健全相关机制与流程。(五)对接自贸区创新经验,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圆满完成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试点评估工作,静安区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在此次评估中名列第一。聚焦区相关部门当前工作重点,制定《2020年静安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及任务清单》,形成5大重点任务63条工作举措。积极向市级部门反映我区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的设想以及开展专业服务业试点区的诉求,力争将“全球服务商计划”“专业服务业试点区”纳入国家、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以及市级重大改革发展工作部署。(六)健全工作机制,深化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成立静安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提高工作推进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制定《静安区贯彻落实<上海市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的工作计划》,明确了3个方面19项重点工作任务,统领今年全区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做好年度市营商环境测评工作,根据市发展改革委《2020年区营商环境和企业满意度测评工作方案》要求,牵头做好营商环境工作基本评价、各条线部门评价、各区综合营商指数结果、企业满意度测评四个维度的测评工作。(七)全面实施《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推动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编制《静安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020年版)》,明确区各部门本年度信用工作任务分工,覆盖全区56个成员单位,共149条具体工作措施。截至目前,区信用平台累计归集信用数据4.24万条,各部门通过区信用平台累计查询10022次,通过市信用平台批量查询57342次,处理完成信用修复申请初审73件。策划制作了信用修复动画指南,投稿“学习强国”APP上海学习平台播放,扩大受众面,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开发了结合公共信用数据的“静•安易贷”中小企业融资产品,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纾困。报送案例《静安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专项资金全过程信用监管,助推“全球服务商计划”高质量起步》,在2019年上海优秀信用案例评选中获评“政府优秀信用案例”,区人民政府获评“优秀信用案例报送单位”。(八)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及时更新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截至目前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9件,发布内容包括行政公文、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报告、服务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项目。共收到依申请信息公开40件已办结38件,每件受理事项均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在法定的时间内进行答复,力求合法、规范、便民。(九)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完善法制工作审核机制,依法依规开展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本年度有2项由本部门承办的区政府重大决策事项,严格履行各项法定程序,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流程。本年度未制定规范性文件。2020年收到行政复议件1件,涉及投资领域立项审批文件的信息公开,复议机关维持我委信息公开答复意见。本年度未收到行政诉讼件。二、2021年法治工作计划(一)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把政府主导实施贯穿于普法依法治理全过程,确保全民普法、守法工作扎实推进。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确保普法教育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衔接与平衡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严格规范程序,做好重大决策事项的启动、组织、实施严格按照重大决策相关法律规定,履行法定程序,加强重大决策事项的全流程管理,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三)深化推进“全球服务商计划”,完善各项配套机制召开2021年全球服务商大会,发布第二批全球服务商名单,推动《静安区创建全球服务商理事会实施方案》落地。发布《静安区关于促进全球服务商发展的实施办法》,按照《实施细则》开展全球服务商政策受理,做好全球服务商政策与区内其他政策的统筹协调。(四)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全面总结“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效,筹备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五”试点区的终期评估。积极创建第三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形成静安区第三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创建方案。制定静安区落实上海优化营商环境4.0方案的工作计划,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做好2021年市优化营商环境测评工作。(五)深化落实信用监管,构建全流程市场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组织实施,不断提升信用监管效能。一是推动承诺、核查进一步落地。实施承诺替代制审批,提升政府部门核查信用意识。二是推动归集、评价进一步落地。推动信用数据及时归集,及时推送信用评价结果供各部门开展分级分类监管。三是推动奖惩、修复进一步落地。强化信用联合奖惩措施清单应用,协助市发展改革委做好本市信用修复制度完善工作。(六)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政务信息“五公开”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务公开建设,规范依法行政行为。依申请公开按照法定流程和时限办理,最大限度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保障申请人的权力。(七)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行政复议、诉讼工作水平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严格履行依法复议、应诉职责,扎实推进、有序开展,把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作为做好工作的关键和重点,着力推动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11月23日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