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区产业园区
-
传媒文化园(窗钩)
上海-静安区
-
越界·大宁财智中心
上海-静安区
-
老四行创意园
上海-静安区
-
申达静安都市产业园
上海-静安区
-
静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上海-静安区
-
静安人力资源产业园区
上海-静安区
上海静安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静安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北站街道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政策
发布部门:区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4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北站街道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转发的《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我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共静安区委、静安区人民政府转发的《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在本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精神,结合北站街道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谱写新时代普法工作新篇章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立足提高普法的精准性、实效性,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品牌,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公民对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明显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普法工作能级进一步提升,普法队伍不断壮大,宣传载体日益丰富,普法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逐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民普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工作导向,着力满足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普法新需求,使普法工作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坚持与法治实践融合。坚持全民普法与严格执法一体推进,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普法工作融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践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中。
(四)组织保障
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体制,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和机制。要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街道法治建设委员会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定期听取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实现普法工作提质增效。
二、深入推进重点普法,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组织党员、干部、法治工作队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系统学习培训,持续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结合实际深入开展研究和宣传解读,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重大任务相结合,拓展学习宣传的广度深度。
(二)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推动“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持续开展送宪法文本进基层社区活动,使宪法走进日常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三)广泛学习宣传民法典
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宣传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阐释好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建立健全民法典普法宣传长效机制。将民法典学习宣传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律服务队伍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加强民法典案例宣传,增强社会大众对民法典的认识与理解。
(四)深入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适应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需要,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导向,围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毒品预防、社区管理服务、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劳动保障、交通运输、金融服务、个人信息保护、防治家庭暴力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
(五)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
加强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突出党章在党内根本法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大力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情况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作为考核党员的基本要求。
三、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一)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
深入推进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和压实各部门的普法责任。严格按照普法责任清单和区法治宣传教育年度工作重点,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按照时间进度完成任务。各部门根据“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管理对象、服务对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二)加大以案普法工作力度
深入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活动,利用工作各环节宣传法律法规,加强对行政相对人、案件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社会公众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及时解疑释惑。坚持实时普法,鼓励和支持律师、人民调解员等把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提供法律咨询、担任法律顾问、参与矛盾纠纷调处等法律服务工作的各环节和全过程,针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开展普法,加强对社会热点案(事)件法治解读评论,使社会热点案(事)件依法解决的过程成为全民普法的生动公开课。
(三)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
进一步规范促进实施媒体公益普法工作机制,引导各类媒体自觉履行公益普法责任。推动把法治类公益广告纳入媒体公益广告内容,提高法治类公益广告投放播放比例,促进媒体公益普法常态化、制度化。发挥互联网媒体平台受众多、流量大、传播广的优势,创新互联网媒体宣传方式方法,鼓励引导网站或者创作者共同参与法治专题短视频创作,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四)广泛运用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普法
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专家学者、心理咨询师、法学院校学生和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开展普法志愿服务。
四、不断增强法治认同,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一)加强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教育
严格落实党工委中心组学法和机关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推进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经常化。制订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学法应知应会清单,分级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将法治学习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考评干部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重点加强宪法教育、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以及有关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加强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等方面法治教育。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引导青少年理性上网。建立健全社会法治教育网络,进一步完善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
(三)结合不同普法对象实际开展精准法治教育
深化“法律进社区”工作,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普法宣传。开展针对机关干部和社区干部的法治培训,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采取岗前教育、集中培训、日常学习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遵纪守法教育。深化“法律进企业”工作,引导企业树立合规意识,发挥企业法务人员作用,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观念。依托楼宇党群服务站点等载体,将针对企业员工、楼宇白领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服务群众的经常性项目之中。根据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其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
五、积极践行法治,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一)加强法治社区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地参与社区治理。依照法律法规和居民自治章程等规范社区干部和群众的行为,让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成为习惯和自觉。深化每个社区至少1个法治带头人、3个法律明白人的“1+3”法治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引导社区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等基层法治人才,在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等各类法律服务中开展实时普法。
(二)推进行业依法治理
宣传贯彻新出台(修订)的法律法规规章,促进行业依法治理和有序规范运行。引导支持各行业依法制定规约、章程,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加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中小学校健全依法治理制度体系,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加强对校外培训相关法律规定的普及和宣传,持续深化“依法治校”。围绕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内部合法合规性审查、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以及企业内部法治机构人员配备等情况加强宣传教育,持续推进“依法治企”。
(三)开展专项依法治理
加强社会应急状态下专项依法治理,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消费者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深化网络空间依法治理
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全面宣传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着力培育良好的网络法治意识。加强网络法治教育,提高网民法治意识,引导广大网民崇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加强网络监管能力建设,坚决打击违法有害信息在网络空间传播蔓延。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北站街道办事处
2022年1月19日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转发的《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我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共静安区委、静安区人民政府转发的《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在本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精神,结合北站街道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谱写新时代普法工作新篇章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立足提高普法的精准性、实效性,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品牌,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公民对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明显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普法工作能级进一步提升,普法队伍不断壮大,宣传载体日益丰富,普法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逐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民普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工作导向,着力满足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普法新需求,使普法工作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坚持与法治实践融合。坚持全民普法与严格执法一体推进,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普法工作融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践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中。
(四)组织保障
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体制,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和机制。要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街道法治建设委员会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定期听取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实现普法工作提质增效。
二、深入推进重点普法,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组织党员、干部、法治工作队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系统学习培训,持续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结合实际深入开展研究和宣传解读,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重大任务相结合,拓展学习宣传的广度深度。
(二)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推动“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持续开展送宪法文本进基层社区活动,使宪法走进日常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三)广泛学习宣传民法典
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宣传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阐释好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建立健全民法典普法宣传长效机制。将民法典学习宣传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律服务队伍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加强民法典案例宣传,增强社会大众对民法典的认识与理解。
(四)深入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适应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需要,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导向,围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毒品预防、社区管理服务、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劳动保障、交通运输、金融服务、个人信息保护、防治家庭暴力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
(五)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
加强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突出党章在党内根本法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大力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情况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作为考核党员的基本要求。
三、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一)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
深入推进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和压实各部门的普法责任。严格按照普法责任清单和区法治宣传教育年度工作重点,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按照时间进度完成任务。各部门根据“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管理对象、服务对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二)加大以案普法工作力度
深入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活动,利用工作各环节宣传法律法规,加强对行政相对人、案件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社会公众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及时解疑释惑。坚持实时普法,鼓励和支持律师、人民调解员等把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提供法律咨询、担任法律顾问、参与矛盾纠纷调处等法律服务工作的各环节和全过程,针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开展普法,加强对社会热点案(事)件法治解读评论,使社会热点案(事)件依法解决的过程成为全民普法的生动公开课。
(三)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
进一步规范促进实施媒体公益普法工作机制,引导各类媒体自觉履行公益普法责任。推动把法治类公益广告纳入媒体公益广告内容,提高法治类公益广告投放播放比例,促进媒体公益普法常态化、制度化。发挥互联网媒体平台受众多、流量大、传播广的优势,创新互联网媒体宣传方式方法,鼓励引导网站或者创作者共同参与法治专题短视频创作,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四)广泛运用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普法
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专家学者、心理咨询师、法学院校学生和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开展普法志愿服务。
四、不断增强法治认同,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一)加强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教育
严格落实党工委中心组学法和机关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推进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经常化。制订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学法应知应会清单,分级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将法治学习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考评干部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重点加强宪法教育、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以及有关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加强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等方面法治教育。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引导青少年理性上网。建立健全社会法治教育网络,进一步完善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
(三)结合不同普法对象实际开展精准法治教育
深化“法律进社区”工作,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普法宣传。开展针对机关干部和社区干部的法治培训,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采取岗前教育、集中培训、日常学习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遵纪守法教育。深化“法律进企业”工作,引导企业树立合规意识,发挥企业法务人员作用,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观念。依托楼宇党群服务站点等载体,将针对企业员工、楼宇白领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服务群众的经常性项目之中。根据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其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
五、积极践行法治,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一)加强法治社区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地参与社区治理。依照法律法规和居民自治章程等规范社区干部和群众的行为,让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成为习惯和自觉。深化每个社区至少1个法治带头人、3个法律明白人的“1+3”法治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引导社区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等基层法治人才,在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等各类法律服务中开展实时普法。
(二)推进行业依法治理
宣传贯彻新出台(修订)的法律法规规章,促进行业依法治理和有序规范运行。引导支持各行业依法制定规约、章程,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加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中小学校健全依法治理制度体系,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加强对校外培训相关法律规定的普及和宣传,持续深化“依法治校”。围绕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内部合法合规性审查、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以及企业内部法治机构人员配备等情况加强宣传教育,持续推进“依法治企”。
(三)开展专项依法治理
加强社会应急状态下专项依法治理,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消费者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深化网络空间依法治理
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全面宣传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着力培育良好的网络法治意识。加强网络法治教育,提高网民法治意识,引导广大网民崇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加强网络监管能力建设,坚决打击违法有害信息在网络空间传播蔓延。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北站街道办事处
2022年1月19日
上海静安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关于开展2025年度静安区促进专业服务业赋能企业科技创新和走出去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5-03-14
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本区药品零售企业行政检查信息的通告(2025年2月)
2025-03-10
上海市静安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结果公示(2025年2月)
2025-03-10
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告(公司2025.03.06)
2025-03-06
关于取消上海塞美医疗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决定的公告
2025-03-04
静安区关于开展2025年优质中小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5-02-28
关于印发《彭浦镇合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25-02-28
关于开展静安区2024年度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受理工作的通知
2025-02-26
关于开展静安区2024年度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受理工作的通知
2025-02-26
关于开展2025年静安区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通知
2025-02-25
静安区民政局关于开展本区社会组织2024年度检查和年度报告的通知
2025-02-25
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本区药品零售企业行政检查信息的通告(2025年1月)
2025-02-18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