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22年度行政许可实施情况年度报告

政策
发布部门:江宁路街道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7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静安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22年度行政许可实施情况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本部门2022年行政许可实施情况报告如下:一、总体情况(一)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依据《关于印发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指南(暂行)的通知》(外专发[2017]36号)、《关于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的通知》(外专发[2017]40号)等相关政策,对来华工作的外国人才按标准实行A、B、C分类管理。主要业务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相关事项(来华工作90日以上,不含90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来华工作90日以下,含90日);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FASTPASS。(二)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2022年6月,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沪府规〔2022〕1号)有关要求,针对“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行业综合许可证相关办件事项,市科委在向浦东新区科经委下放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事项的基础上,向其他各区科技部门下放相关事项的受理、发证两个环节的权限。我委正式承接该事项权限后,积极做好业务对接,进一步明确了我委协助市科委依法加强实验动物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职责。当前,本区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存量4张(生产许可单位0张,使用许可单位4张)。二、行政许可办理情况(一)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我委严格落实“加强监督、提高效率、集中办事、方便群众、阳光作业、统一标准”的基本原则,践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积极落实“优先受理”机制,为本市紧缺急需、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所需的高端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同时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实现政务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协同化。2022年,我委共计收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申请5049件,批准4584件,不予批准16件;全程网办3688件,网办率80.17%;与区公安分局出入境办共同建设的“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业务44件,热线咨询5694条,线上咨询超7000条;当前本区在有效期内的许可证3907件。(二)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2022年我委未收到相关事项申请。三、批后监管开展情况(一)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我委根据上海市“互联网+监管”工作实施方案,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推进第三方协查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以“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建设为契机,主动加强与区公安分局出入境办的业务对接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工作许可证与工作类居留许可合并受理、审查工作机制牵引作用。认真、严谨、负责,做好审批注册地或实际经营地在本区用人单位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并承担相应的后续监管责任。1.主动开展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我委定期对系统内的外国人、用人单位及代办机构进行抽查,对申报中有材料做假、承诺未达、空壳公司套取工作证等行为的,及时通报区公安分局出入境办,并对非法聘用外国人的单位从严审批,通过约谈、责令自查自纠限期整改进行整顿规范,必要时可会同区公安机关对重点用工单位开展排摸,维护健康就业环境,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纠纷矛盾,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建立诚信档案。我委积极落实建立用人单位、在华工作外国人、受委托专门机构信用体系,记录归集,实施分级管理:对于信用优质单位申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给予享受承诺并免于认证部分材料;建立虚假承诺黑名单,实行“随机抽查,限时提供”的核实机制,对申报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且未能整改的外国人、用人单位及代办机构,将予以录入系统“异常信息”管理名单处理,视情节轻重设置处罚时间。我委通过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监管,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更好维护和保障了企业信用和单位信用管理服务效益。(二)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我委所承接的事中事后监管职能:1、协助市科委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2、以《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我委职责(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将使用后的实验动物流入市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部门吊销相关许可证件。)为依据,协助加强实验动物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四、改革创新情况(一)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我委在“不见面”审批系列政策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深入优化线上申报受理功能,持续推进新形势下外国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本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科学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级。1.率先启用电子章2022年第一季度,我委在审批权下放区中率先建设使用电子印章代替实体印章,实现用人单位“零跑动”,落实业务“全程网办”的便民举措,有效满足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实现健康管理、服务群众两不误。2.推出“云审批”工作试点2022年4-5月,我委启动VPN远程“云审批”模式,引导企业经办人加入本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咨询QQ群,对企业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时解答。同时推行“承诺办”“容缺办”措施,针对外专业务中涉及现场核验原件材料的环节,企业关键性材料齐全且符合规定,只是部分材料暂缺或存在瑕疵,但不影响实质性审查办理的业务,通过签订告知承诺书、“视频核验+远程受理”互动确认、事后补齐补正材料等程序进行审批,为本区大部分企业和外籍人才解燃眉之急。3.开展线上政策宣讲我委通过腾讯会议app线上直播课的形式,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系列政策线上宣讲活动,深入解读“外国人来华工作不见面审批4.0版”“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等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创新政策举措及最新便利化服务,并一一详细解答了企业在实际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4.全力打造帮办服务2022年8月,我委正式启动“一网通办”线上帮办服务,通过智能客服“小申”或线上人工客服与企业、群众进行咨询互动,实现企业、群众“有疑就问、边办边问”,政府部门“有问必答、答必解惑”。同时,在窗口业务办理过程中,我委安排专员作为线下帮办员,帮助有需要的企业、群众全流程办理外专许可事项。(二)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2022年6月,针对“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行业综合许可证相关办件事项,我委承接了市科委下放的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事项的受理、发证两个环节的权限。五、监督制约情况(一)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1.自我监督规范审批流程,我委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事项审批共4项流程:一级预审、受理、一级审查、决定;各流程分清责任、明确权限及办理时限。落实工作规范,制定并严格落实日常审批与窗口接待等工作规范条例,包括窗口服务规范、禁止性规范、内部监督制约及奖惩机制。积极自查自纠,我委每年组织窗口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工作,窗口及后台工作人员集体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并全体签署廉政承诺书,承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落实廉政建设责任。2.市级行政监督市级主管部门通过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对我委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事项审批实行动态管理、数据统计、统一公示及办结时限监督;并定期抽查我委办件质量,形成质检报告;不定期走访我委业务受理点。如发现办件质量或窗口服务存在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将对我委出具整改通知书。3.社会大众监督我委主动公布监督投诉电话:800-820-5114、400-820-5114、12345。(二)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由市科委开展每年度上海市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单位监督抽查工作。从“实验动物许可证监督检查对象名录库”按比例随机抽取单位(使用许可证20%、生产许可证100%),通过实地检查、现场笔录等环节,委托检测机构对生产许可证单位生产的实验动物进行质量抽检,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要求,将监督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进行公示。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1.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改进措施:提高政治站位,树牢服务意识,坚持每个月开展业务学习,解读把握最新的政策,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应用培训,比如投诉举报处置、信用信息管理,以及群众接待规范标准等,将理论培训和窗口业务实操有机结合,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2.创新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改进措施:提升本区外专服务水平,增设每季度上门指导、电话访问等服务内容,主动跨前,帮助企业及时解决业务办理上的难点和堵点,进一步提升本区海外人才工作便利度。(二)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缺少理论知识与业务实操的综合培训。改进措施: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推进相关事项的理论学习与经验积累。上海市静安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23年2月10日

上海静安区产业园区

上海静安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静安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