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经开区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引擎

特色产业 长三角 产业集聚区
所属地区:上海-松江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作为上海链接沪浙、辐射长三角的重要门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打造“4+3”特色产业集群为核心抓手,通过强化招商引资、深化区域协同、优化发展生态,着力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构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
一、战略定位:立足长三角一体化的门户节点优势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作为核心城市,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协同升级。松江地处沪杭经济发展轴关键节点,是上海西南门户,而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区域重要产业载体,区位优势突出——东接上海科创资源密集区,西连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南邻杭州湾产业带,北靠长江经济带,在承接上海产业辐射、链接长三角要素流动中具有天然优势。近年来,随着G60科创走廊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经开区更成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的重要枢纽,承担着探索区域一体化产业发展新模式的使命。
二、产业布局:构建“4+3”特色产业集群体系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经开区在松江区“6+X”产业导向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炼形成“4+3”产业发展体系。“4”即巩固提升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装备、食品饮料四大优势产业,“3”即培育壮大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巩固优势+培育新兴”双轮驱动,打造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在优势产业升级方面,电子信息产业聚焦智能终端、半导体材料等细分领域,推动从零部件配套向系统集成转型;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特种合金等高端材料,强化与长三角新材料研发机构的技术合作;现代装备产业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推动机床、工程机械等传统装备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食品饮料产业则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绿色健康食品加工。
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新能源产业聚焦光伏、储能等领域,吸引电池材料、智能控制系统等配套企业落户;集成电路产业围绕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加强与上海张江、无锡等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的协同;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借力上海张江药谷、苏州BioBAY等平台资源,构建“研发在沪苏、转化在松江”的协同模式。
三、协同路径:以特色工作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为深化长三角一体化,经开区以高质量推进G60科创走廊重大项目、综保区转型升级为两大抓手,推动区域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
在G60科创走廊建设方面,经开区主动对接长三角九城市产业规划,参与共建跨区域产业创新联盟,推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例如,在集成电路领域,联合合肥、南京等地企业共建芯片设计联合实验室,共享测试验证平台;在新能源领域,与杭州、苏州企业合作建设光伏组件研发中试基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在综保区转型升级方面,经开区依托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推动“保税+”业态创新,发展保税研发、保税展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打造长三角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和高端制造保税基地。同时,探索与长三角其他综保区的“区港联动”“区区联动”模式,实现货物快速通关、资源高效配置,降低区域企业物流成本。
四、环境优化:打造长三角一流营商生态
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经开区立足上海营商环境优势,结合长三角一体化需求,从政策、服务、要素等多维度优化发展生态,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支撑。
政策层面,出台“4+3”产业专项扶持政策,针对不同产业特点制定差异化支持措施——对集成电路企业给予研发投入补贴,对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临床试验绿色通道,对新能源企业给予用地保障倾斜。同时,对接长三角区域政策协同,推动与苏浙皖相关城市在税收优惠、人才认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互认。
服务层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一业一证”,压缩企业开办、项目审批时间;设立长三角企业服务中心,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资源对接、融资协调等“一站式”服务。针对跨区域项目,建立“双管家”服务机制,由经开区和项目原籍地园区共同提供服务保障,解决企业异地发展的痛点堵点。
要素层面,聚焦长三角优质资源,强化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育。在招商引资上,推行“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重点吸引长三角头部企业在经开区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在人才引育上,联合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学院,定向培养技能人才,同时优化人才公寓、子女教育等配套,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五、规划保障:以务实导向确保行动落地
产业发展规划及行动方案是推动产业集群建设的“施工图”。经开区在规划编制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重点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两大核心问题,确保规划科学可行。
在现状剖析上,第三方咨询机构从发展背景与环境、本地基础与现状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通过数据分析明确经开区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短板——例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较大但附加值不高,集成电路产业研发能力较强但制造环节薄弱,为后续产业升级指明方向。
在目标设定上,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到规划期末,“4+3”产业集群总产值占园区经济总量比重超过80%,培育形成2-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5-8个百亿级龙头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3.5%以上。
在行动部署上,规划从创新驱动、项目攻坚、平台建设、生态优化等方面制定具体举措。创新驱动方面,建设长三角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高校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项目攻坚方面,建立“4+3”产业项目库,实行“挂图作战”,确保重大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平台建设方面,打造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生物医药孵化平台等,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生态优化方面,加强与长三角生态环保协作,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4+3”特色产业集群为纽带,通过强化产业协同、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规划引领,不断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未来,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实施,经开区有望成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贡献更多松江力量。

上海松江区产业园区

上海松江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松江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