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法院十项举措赋能G60科创走廊建设 打造长三角司法保障新高地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上海-松江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为深化G60科创走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松江区法院近期出台十项司法服务举措,聚焦知识产权保护、金融风险防范、劳动争议化解等关键领域,通过28项具体任务清单为科创企业提供全链条司法保障。此举旨在通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强化产权保护、完善破产机制等路径,助力松江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平等保护机制激发科创活力
松江区法院明确要求全面落实市场主体平等原则,在2023年审理的涉科创企业案件中,对国有与民营、大型与中小微企业实行同案同判标准。针对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新型权益诉求,建立专家陪审员制度,组建专项合议庭审理技术成果转化纠纷。在审理某半导体企业商业秘密侵权案中,首次适用"证据出示令"制度,平衡了举证责任分配难题。
二、金融审判与监管协同防范系统性风险
针对科创企业融资特点,2023年第二季度建立金融纠纷"快审通道",将票据追索权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35天。在审理某新能源企业ABS资产证券化纠纷时,创新采用"沙盒监管"思维,既确认了应收账款质押效力,又规范了底层资产核查流程。与金融监管部门建立季度会商机制,累计发布6期科创企业融资风险白皮书。
三、劳动权益保护兼顾企业发展需求
针对灵活用工等新业态,2024年初出台《涉科创企业劳动争议审理指南》,明确股权激励、竞业限制等21类问题的裁判标准。在某互联网平台用工纠纷系列案件中,首次认定"技术众包"关系的双重属性。联合人社部门建立预警机制,数据显示2023年涉科创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12%。
四、破产重整机制助力产业结构优化
依托2022年成立的破产审判庭,探索"预重整+行业托管"模式,成功促使两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再生。建立科创企业破产价值评估体系,在审理某机器人制造企业破产案时,引入第三方技术评估机构,保全核心专利价值超2亿元。2023年共审结破产案件同比增加40%,盘活土地资源近300亩。
五、跨域司法协作提升服务能级
参与制定《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司法协作公约》,2023年与周边城市法院互认涉企保全措施37次,建立技术调查官资源共享机制。在某跨省知识产权案件中,通过"云法庭"完成三地证据质证,相关经验被纳入长三角司法协作典型案例。
当前,松江区法院正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计划在2024年底前建成涉科创企业案件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司法裁判确立的创新规则,已间接带动区域内研发投入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松江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幅居全市前列,司法保障与科技创新正向循环的生态体系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