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产业园区
-
上海南汇工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
-
上海浦东合庆工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
-
达之路钻石文化创意产业园
上海-浦东新区
-
张江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
-
创智空间·张江信息园
上海-浦东新区
-
芳华德必运动LOFT
上海-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浦东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上海浦东关于印发《洋泾街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信息补充中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0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街道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各居民区:为规范街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现将《洋泾街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洋泾街道办事处2023年10月26日(此件公开发布)洋泾街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精神内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本辖区突发事件的处置体系,以人为本、以防为主,全面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防范能力。(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浦东新区灾害、事故和事件应急处置总体预案》《浦东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本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三)适用范围在本街道辖区范围内发生的应急突发事件及应急相关的日常工作等。(四)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工作原则。(五)事件分类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各类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事件: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六)事件分级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具体分级标准参照各专项应急预案明确的标准启动应急响应处置工作。二、组织体系(一)领导机构街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设立街道应急管理议事协调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城市管理工作和分管社区卫生的副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街道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街道应急救援、安全生产、综合减灾、防汛防台等各项工作。(二)处置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城市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简称“城运应急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下简称“安委办”)、自然灾害防治委员会办公室(下简称“灾防办”),分别设在街道党政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财务管理办公室)、社区平安办公室(信访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领导小组日常事务由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应急管理中心)牵头负责。1.城运应急办主任由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兼任,副主任由党政办、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应急管理中心)部门负责人兼任。负责综合协调应急值守、应急救援各项日常工作,并做好突发事件综合协调处置。2.安委办主任由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兼任,副主任由平安办、应急管理中心部门负责人兼任。负责综合协调安全生产各项日常工作。3.灾防办主任由分管城市管理的副主任兼任,副主任由管理办、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房管办事处)部门负责人兼任。负责综合协调自然灾害防治各项日常工作,并做好防汛防台综合协调处置。各专项应急预案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成立相应应急工作组,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启动应急响应行动,根据预案明确的职责分工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关工作。三、预警预防(一)预防工作制定各专项应急预案的牵头部门应建立日常工作巡查机制,制定隐患排查工作计划。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管理机制,结合数字治理等手段,加强对重点点位、风险源的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落实隐患问题的及时处置等工作。(二)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I级、II级、III级、IV级的分级,对应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预警级别,其中红色为最高预警级别。(三)预警行动1.发布预警信息根据突发事件级别或市、区有关应急响应要求,一是由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向突发事件涉及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发布预警信息;二是通过街道微信公众号、广播、电子屏等宣传渠道向社区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三是对可能存在通知盲区的,应落实专人点对点联系通知到位,如孤寡老人、伤残人士、儿童等。预警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预警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范围、警示事项、应急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发布事件等要素。2.采取预警措施发布预警信息后,相关牵头处置部门、应急工作组应根据预警级别和事态情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落实各应急队伍、物资和救援器械等到位,开展应急处置等工作。3.预警调整根据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及市、区相关预警更新情况,由各专项应急预案牵头部门落实预警信息的更新,包括提级、降级和解除预警,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应及时将预警调整信息报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部门知悉,各部门和居民区应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同步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调整信息。四、应急处置(一)先期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或涉及居民区应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联系电话:58812345),并通知值班人员到场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值班人员根据要求应及时反馈突发事件相关情况,以便后续跟进处置。值班人员到场先期处置应会同涉事单位或居民区组织做好必要的人员疏散和基本情况排摸,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及时梳理相关情况报送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向区总值班室报告相关情况,做好突发事件处置情况跟进。对突发事件态势可能存在进一步升级的情况,值班人员无法处置的,应第一时间联系专业处置部门到场跟进处置,并视情通知相关维稳应急队伍,做好社会面秩序稳控等工作。(二)应急响应落实各专项应急预案“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负责,指定谁、谁负责”的原则,对涉事单位、居民区及值班人员无法处置的突发事件,应根据响应要求启动应急响应,相关应急队伍、物资及抢险救援队伍应及时落实到位,同步根据要求落实专人值班值守,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三)响应行动级别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行动级别同步参照预警级别启动响应,分为I级、II级、III级和IV级。1.IV级响应启动IV级响应由领导小组指定一名成员到场指挥,同时启动街道相关专项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牵头处置部门负责人到岗到位。2.III级响应启动III级响应增加领导小组一名副主任进入指挥岗位,同时根据专项应急预案落实相关人员到岗到位。3.II级响应启动II级响应增加街道办事处主任进入指挥岗位,同时根据专项应急预案各相关成员单位落实至少一名工作人员到岗到位,成立街道应急突发事件总指挥部,统筹协调响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并落实好相关情况的梳理,做好与区总值班室的信息流通。4.I级响应启动I级响应增加街道党工委书记进入指挥岗位,同时根据专项应急预案各相关成员单位落实人员全员到岗,同步做好与新区专业部门的对接,落实好突发事件响应期间各项处置工作,密切关注社会面舆情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与区总值班室的信息互通。(四)应急解除当突发事件基本得到控制,经分析研判无次生灾害发生风险,社会面整体情况持续转好或区级部门已通知解除应急响应的,由领导小组宣布解除应急响应行动,同步通过各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解除预警信息。五、后期处置(一)善后处置对因突发事件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依据国际和本市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予以救助、补偿,涉事单位和居民区应做好受灾群众的安抚、安置等工作。同时,做好灾后人民群众居住生产经营恢复工作,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二)事故调查与总结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事件牵头处置单位应及时查明事件发生原因,梳理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的过程,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和总结,要以点带面,强化面上类似隐患问题的排查和处置,有效降低同类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人民群众财产的损失。根据浦东新区相关工作要求,由街道城运应急办于每年1月底前对本辖区内上一年度突发事件和应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送区应急管理局。六、保障措施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和灾后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一)经费保障街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专项资金,由街道财务部门予以保障;街道应急处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领导小组确定的应急工作事项,包括应急处置信息化建设,紧急情况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及相关科研和成果转化等工作;街道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资金,由街道应急经费支出;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所需资金,在年度预算财力的工作经费中予以保障。(二)信息技术保障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负责突发事件的通信保障工作。按突发事件的类别、性质、等级分类存储在信息管理系统内,实现一键发布,以便更全面、更及时、更有效地提供通信保障。逐步建立和完善多手段、多路由、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对重要通信设施、线路和装备加强管护,建立备份和采取应急保障措施。(三)队伍保障全面统筹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居民区现有力量,依托街道各职能部门的资源,组建社区应急抢险队伍,根据响应要求开展相关应急处置工作。1.先期处置队伍以涉事单位、居民区和值班人员为主的先期处置,根据应急处置指令,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作快速反应和先期处置。2.专业处置队伍是指公安、城管、安监、市场监管、卫生防疫、绿化市容等专业职能部门和单位的处置队伍,根据相关指令,对突发事件进行专业处置。3.志愿服务队伍以社区应急响应队伍为主,由居民区社工、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及居民志愿者等组成,日常协助开展防范、宣传、培训和演练,遇突发事件,为各处置队伍提供支援。(四)装备物资保障街道各预案职能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健全应急物资管理机制,根据预案要求并结合实际,充实、调整应急物资的配置品种和数量,明确管理责任人和对应职责,对应急物资的配置、储存、使用、维护、更新等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应急物资仓库,做好相关装备物资信息录入新区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并建立工作台账。街道各预案职能部门要建立多种方式结合的储备体系。具体包括:1.实物储备。做好防汛防台、消防灭火、公共卫生、急救逃生等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力求资源整合,防止过度储备和重复储备。2.供应保障。利用社区资源,与相关企业、商家建立应急物资供应保障渠道,形成实物与协议供应相结合的科学储备机制。同时,积极争取将周边医院、学校、旅馆等单位的相关设施纳入应急管理体系,作为逃生急救和疏散安置的场所储备,实现“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目标。3.家庭储备。各居民区应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尝试常用应急物资的家庭储备,达到自救和互助的目的。(五)基本生活保障街道灾防办要建立相关场所作为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社区应急避险场所,场所应配备水、电、厕所及挡风遮雨等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洋泾街道社区应急避险场所序号单位名称部位地址容量1社区学校教室栖山路141号200人2党群中心大会场沈家弄路891号300人3文化中心大剧场巨野路717号500-800人(六)医疗卫生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救护保障和灾后防疫的预案管理和组织实施;红十字会等群众性救援组织和队伍应积极配合专业医疗队伍,开展群众性救护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为涉险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洋泾街道应急医疗机构序号单位名称地址医疗等级联系电话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灵山路885号一级甲等585243432公利医院苗圃路219号三级乙等58858730应急医疗救护工作必须坚持“救死扶伤、以人为本”的原则。专业队伍医救和群众性卫生救护应于第一时间在现场展开伤员救治工作,必要时可向区级、市级医疗机构请求援助。(七)交通运输保障当发生突发事件或其他必要情况时,要及时对灾情和事发现场实行交通管制,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受损时,要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队伍进行抢修,尽快恢复通行状态;根据救灾和稳定工作需要,及时开通水上和陆地应急运输通道;必要时,可依法依规动用和征用其他部门及社会交通设施、装备等。(八)秩序保障街道相关部门及公安部门要立即对突发事件发生地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受灾群众,并对重要场所、目标和救灾设施加强警卫,做好突发事件发生地治安保障工作,相关居民区要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群防联防,协助公安部门实施治安保卫工作。(九)车辆保障根据应急处置和演练的内容,各应急工作组按要求配备应急车辆,具体由党政办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统筹安排。为便于应急事件处置和演练过程中确保车辆行驶的快速和安全。根据突发事件的属性,将应急车辆分为应急事件指挥车、应急事件处置车;防汛防台指挥车、防汛防台应急车;专项整治指挥车、专项整治巡视车;大型活动指挥车、大型活动服务车等。各车辆配备相应的应急车铭牌参与应急响应,应急车铭牌由党政办提供。七、监督管理(一)宣传教育城运应急办应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加强民众防护宣传教育,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和通俗读本。宣统文化办、党政办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培训城运应急办、安委办、灾防办应适时组织开展应急相关工作培训,包括应急队伍、应急干部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安全生产相关培训,对社区人民群众开展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对脆弱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发挥与社区和院校共建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强物业从业人员岗前的应急工作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树立警钟长鸣的安全意识。(三)应急演练街道各职能部门、居民区要根据工作计划和实际需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城运应急办、安委办、灾防办负责面向全街道的应急知识普及培训。各职能部门要根据专项预案制定年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战演练计划,并督促、指导居民区按时实施。各居民区要根据各自小区实际,自行筹划开展各类小型演练,广泛动员民众参与,以增强公共安全宣传教育的实效。(四)预案管理城运应急办应当建立定期评估修订制度,分析评价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原则上,应急预案应每两年至少进行1次评估,每五年至少进行1次修订。对于应急管理负责人、相关联络人、联系方式、处置流程、应急处置队伍等基本信息发生变化的,以及预案制定部门认为应当及时更新的其他情况,应及时予以修订。城运应急办将根据街道年度工作重点及专项任务要求,对各部门、各居民区应急管理的工作推进和计划执行进行过程督导,并定期汇总、公布情况。同时,会同街道纪检监察部门开展事后评估及效能监察,其结果将纳入各部门、各居民区的年度绩效考核。洋泾街道党政办公室2023年10月31日印发
上海浦东新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浦东关于川沙新镇浦东运河西侧D04A-23等地块绿地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25-02-12
上海浦东关于下达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2025年预算的通知
2025-02-11
上海浦东关于祝桥镇江镇社区E3-2地块新建绿化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25-01-27
上海浦东关于祝桥镇江镇社区E3-3地块新建绿化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25-01-27
上海浦东关于编报2024年度浦东新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
2025-01-23
上海浦东关于明确周家渡16-03等地块项目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5-01-22
浦东新区民政局关于开展区级社会组织2024年度检查和年度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浦东新区民政局关于协同做好区级社会组织2024年度检查的函
2025-01-20
上海浦东关于同意浦东新区田野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列入2025年立项计划的批复
2025-01-20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