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东路街道联合来福士广场成立网格化联勤联动工作站
所属地区:上海-黄浦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2日
为提升城市网格化管理综合水平,落实“补短板,治顽症”管理要求,上海南京东路街道与上海来福士广场携手打造大型商业中心与地区社会综合治理执法力量紧密联合体,2024年成立联勤联动工作站。此举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优化治理效能,为区域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一、商圈治理新需求催生联动新模式
上海南京东路街道作为核心商业区域,集聚大量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及居民区,日均人流量大、业态类型多样,在城市管理中面临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安全防控等多重挑战。随着商业迭代升级,传统管理模式中部门协同不足、响应效率有限等问题逐渐凸显,难以满足现代化商圈对精细化治理的需求。来福士广场作为区域内标志性商业中心,其周边及内部的治理成效直接影响商圈整体形象与营商环境。在此背景下,街道与商业主体共建联勤联动工作站,成为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服务能级的创新实践。
二、多元力量整合构建治理共同体
来福士联勤联动工作站以“执法主体+辅助力量”模式搭建协作框架。街道层面整合城管、公安、交警等执法力量,明确职责分工与联动流程;上海来福士广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辅助力量,发挥熟悉商业体内部情况、贴近商户与消费者的优势,提供信息支撑与现场配合。双方通过签订协作协议,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处置等机制,形成“街道统筹协调、部门专业执法、物业日常巡查”的治理合力,推动管理资源从“分散运行”向“集中高效”转变。
三、智慧平台支撑打造快速响应闭环
工作站以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为技术支撑平台,依托覆盖商圈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构建“发现-通报-处置-反馈”全流程响应机制。系统通过智能识别与人工巡查结合的方式捕捉问题线索,一旦发现市容乱象、安全隐患等情况,立即通过平台直连工作站,由值班人员根据问题类型快速分派至对应执法力量或物业团队,确保小事当场解决、大事协同处置。这种“扁平化”响应模式大幅缩短问题处置周期,提升了商圈治理的及时性与精准度。
四、“联”字为要深化机制创新实践
工作站将“联”字作为运行核心,在机制建设上突出协同性与灵活性。建立“每日晨会、每周研判、每月总结”工作制度,实时梳理治理难点并动态调整策略;推行“执法力量驻点+机动巡查”相结合的勤务模式,在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关键节点增派联合执法小组,强化重点区域管控;探索“商户自律+联合检查”管理方式,组织商户代表参与治理评议,推动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转变。通过多维度联动,工作站逐步构建起覆盖商业运营、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的综合治理网络。
五、党建引领拓展服务治理融合路径
工作站积极融入区域党建联建体系,以“服务党员、凝聚白领、辐射居民”为目标,打造兼具治理与服务功能的综合平台。依托工作站设立楼宇党员服务点,定期开展政策宣讲、主题党日等活动,将党建工作延伸至商业一线;联合群团部门开展白领关爱行动,提供法律咨询、健康讲座等便民服务;结合自治项目设立摩拜单车指定服务点,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的同时,为周边居民与上班族提供出行便利。这种“治理+服务”的融合模式,既提升了治理温度,也增强了商圈凝聚力。
六、效应辐射助力“和谐南东”建设
按照“力量整合、作用延伸、效应辐射”的工作理念,来福士联勤联动工作站不仅聚焦商业中心内部治理,更将经验与模式向周边区域推广。通过建立与相邻社区、商业体的联动机制,共享治理资源与信息,形成“一点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街道以工作站为试点,总结可复制的“商业+社区”共治经验,逐步在辖区内其他重点区域推广,推动城市网格化管理从“单一区域治理”向“全域协同治理”升级,为打造以城区综合治理为主体的“和谐南东”品牌注入新动能。
作为街道与社区单位共同探索社区共治的有效尝试,来福士联勤联动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上海核心商圈治理迈入“多元协同、精细高效”的新阶段。通过不断优化机制、创新方式,工作站将持续提升治理效能,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区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城市网格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商圈治理新需求催生联动新模式
上海南京东路街道作为核心商业区域,集聚大量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及居民区,日均人流量大、业态类型多样,在城市管理中面临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安全防控等多重挑战。随着商业迭代升级,传统管理模式中部门协同不足、响应效率有限等问题逐渐凸显,难以满足现代化商圈对精细化治理的需求。来福士广场作为区域内标志性商业中心,其周边及内部的治理成效直接影响商圈整体形象与营商环境。在此背景下,街道与商业主体共建联勤联动工作站,成为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服务能级的创新实践。
二、多元力量整合构建治理共同体
来福士联勤联动工作站以“执法主体+辅助力量”模式搭建协作框架。街道层面整合城管、公安、交警等执法力量,明确职责分工与联动流程;上海来福士广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辅助力量,发挥熟悉商业体内部情况、贴近商户与消费者的优势,提供信息支撑与现场配合。双方通过签订协作协议,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处置等机制,形成“街道统筹协调、部门专业执法、物业日常巡查”的治理合力,推动管理资源从“分散运行”向“集中高效”转变。
三、智慧平台支撑打造快速响应闭环
工作站以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为技术支撑平台,依托覆盖商圈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构建“发现-通报-处置-反馈”全流程响应机制。系统通过智能识别与人工巡查结合的方式捕捉问题线索,一旦发现市容乱象、安全隐患等情况,立即通过平台直连工作站,由值班人员根据问题类型快速分派至对应执法力量或物业团队,确保小事当场解决、大事协同处置。这种“扁平化”响应模式大幅缩短问题处置周期,提升了商圈治理的及时性与精准度。
四、“联”字为要深化机制创新实践
工作站将“联”字作为运行核心,在机制建设上突出协同性与灵活性。建立“每日晨会、每周研判、每月总结”工作制度,实时梳理治理难点并动态调整策略;推行“执法力量驻点+机动巡查”相结合的勤务模式,在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关键节点增派联合执法小组,强化重点区域管控;探索“商户自律+联合检查”管理方式,组织商户代表参与治理评议,推动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转变。通过多维度联动,工作站逐步构建起覆盖商业运营、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的综合治理网络。
五、党建引领拓展服务治理融合路径
工作站积极融入区域党建联建体系,以“服务党员、凝聚白领、辐射居民”为目标,打造兼具治理与服务功能的综合平台。依托工作站设立楼宇党员服务点,定期开展政策宣讲、主题党日等活动,将党建工作延伸至商业一线;联合群团部门开展白领关爱行动,提供法律咨询、健康讲座等便民服务;结合自治项目设立摩拜单车指定服务点,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的同时,为周边居民与上班族提供出行便利。这种“治理+服务”的融合模式,既提升了治理温度,也增强了商圈凝聚力。
六、效应辐射助力“和谐南东”建设
按照“力量整合、作用延伸、效应辐射”的工作理念,来福士联勤联动工作站不仅聚焦商业中心内部治理,更将经验与模式向周边区域推广。通过建立与相邻社区、商业体的联动机制,共享治理资源与信息,形成“一点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街道以工作站为试点,总结可复制的“商业+社区”共治经验,逐步在辖区内其他重点区域推广,推动城市网格化管理从“单一区域治理”向“全域协同治理”升级,为打造以城区综合治理为主体的“和谐南东”品牌注入新动能。
作为街道与社区单位共同探索社区共治的有效尝试,来福士联勤联动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上海核心商圈治理迈入“多元协同、精细高效”的新阶段。通过不断优化机制、创新方式,工作站将持续提升治理效能,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区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城市网格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上海黄浦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上海构建中国品牌日活动矩阵 赋能全球品牌合作与招商引资
2025-08-12
第二届中国品牌经济论坛在上海黄浦举办 赋能品牌之都建设
2025-08-12
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启航 赋能"一带一路"航贸指数新生态
2025-08-11
黄浦区以技能竞赛为媒推动产教融合 年培育技术人才超4.5万
2025-08-09
市政协考察大世界项目促文化招商新篇
2025-07-31
【黄浦区招商】青浦区聚力实体经济转型 政协调研助推制造业升级
2025-07-31
【黄浦区招商】黄浦创新驱动高端服务业融合升级
2025-07-31
【黄浦区招商】沪黄浦携手深化商改 集中登记扩容激活动能
2025-07-31
【黄浦区招商】创业专家志愿服务逾六百人 累计孵化梦想十余万
2025-07-31
中国品牌经济论坛助力全球城市发展与招商引资
2025-07-30
【黄浦区招商】党建引领聚合力 政企共建促发展
2025-07-28
【黄浦区招商】黄浦三家新侨企业荣获市级创业实践基地称号赋能区域发展
2025-07-28
上海黄浦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黄浦关于明确黄浦江沿岸E06-1地块公共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4-11-19
上海黄浦关于黄浦江沿岸E10单元E02-7地块公共绿地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2024-03-28
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黄浦区211L-02地块公共绿地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25-02-13
上海黄浦关于江南智造—经纬天地园等载体被复核认定为黄浦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楼宇的通知
2024-12-19
黄浦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发布第七批黄浦区区级贸易型总部名单的通知
2024-10-25
区商务委、区科委、区财政局关于印发2024年度黄浦区企业技术中心认定通过名单的通知
2024-10-25
上海黄浦区产业园区
上海黄浦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黄浦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