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以"上海之门"新定位激活长三角一体化动能

长三角
所属地区:上海-青浦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作为上海唯一与江浙两省接壤的行政区,青浦区依托"水之源""史之源""食之源"的生态文化底蕴,正通过招商引资与区域协同并举的策略,加速从"上海之源"向"上海之门"转型。随着轨交17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贯通,以及市西软件信息园等产业平台的崛起,青浦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展现出门户枢纽的独特价值,通过党建引领、设施联通、产业协同、生态共治等创新实践,构建起跨区域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一、战略定位升级重塑空间格局
青浦区立足"上海对外服务门户城市"和"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双重定位,构建"一城两翼"空间布局。东部片区强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中部新城聚焦产城融合与先进制造,西部湖区突出文旅康养特色,形成梯度衔接的功能体系。环淀山湖区域被列为上海四大战略协同区之一,通过青西三镇联动开发,打造世界级湖区生态示范区。
二、基础设施互联破解行政壁垒
轨交17号线西延伸工程加速对接苏州轨交网络,崧泽高架西延项目推动沪昆交通一体化。全区梳理出12条跨省对接道路,总投资超46亿元,其中7条纳入省级规划。依托16条可通航500吨级航道,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促进长三角生产要素高效流动。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形成会展、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年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三、产业创新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
市西软件信息园集聚华为等龙头企业,规划2025年实现千亿级产值。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推动研发成果跨区域转化,形成"上海头脑+周边制造"的产业链分工。青浦工业园区通过清洁能源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快递物流、北斗导航等平台经济年增长率保持15%以上。进口博览会永久会址带动长三角商贸服务体系升级。
四、生态环境共治守护绿色基底
实施淀山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68条黑臭河道整治。环城水系公园串联21公里滨水生态廊道,构建"水绿气"立体保护系统。与江浙建立太浦河联保共治机制,推动环湖工业污染源清零。青浦区近两千条河道纳入智慧监测体系,生态修复工程提升区域环境承载力30%以上。
五、文化品牌整合强化区域认同
打造"上海之源"古文化走廊,朱家角等古镇联动周庄、同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轨交17号线文化轴布局百老汇剧院等15个文化地标,年举办长三角非遗展演超50场次。环淀山湖国际马拉松等赛事促进文体旅融合,预计年吸引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
六、治理机制创新释放协同效能
建立长三角跨区域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环保、交通等12个领域信息实时互通。安亭-白鹤-花桥城镇圈试点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医保结算等18项事项跨省通办。青浦区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70%,为长三角企业设立"一窗通办"绿色通道。

上海青浦区产业园区

上海青浦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青浦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