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区产业园区

上海黄浦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黄浦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智慧黄浦综合运营指挥中心装修及智能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政策
发布部门:上海市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5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农工党黄浦区委: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广慈—思南医学健康创新园区”建设的若干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与黄浦区政府联合推进的重大项目,是黄浦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主动对接服务国家、上海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黄浦着力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机制,积极搭建平台载体,努力为园区建设按下“快进键”,助力上海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跑出“加速度”。一、园区建设基本情况(一)形成园区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定位黄浦区政府高度重视思南园区建设,2017年,与瑞金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依托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共同建设上海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在瑞金医院周边形成集技术、研发、临床试验、转化产业、配套服务为一体的转化医学集聚区。2018年,委托第三方机构研究形成园区总体规划方案,初步确立了园区目标定位、产业生态发展方向和落地模式,以及载体规划、管理机制等发展支撑;明确将以国内最高、亚洲领先、世界一流为标尺,坚持高端化、国际化、智慧化,着力打造医学转化研究试验区、国际前沿医疗先行区、医学创新发展引领区、生物医疗产业集聚区“四个标杆区”;到2025年,基本建成亚洲领先的医学转化创新中心,实现“三个一千”的目标(引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12家医院完成1000项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临床研究;集合上海交通大学及相关学院培养1000名生物医药产业专业人才;黄浦区集聚1000亿产值的医疗健康企业)。(二)开展新兴产业研究,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一是开展生物医药产业研究,聚焦黄浦区大健康领域创新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资源和基础、细分产业发展趋势、国内外产业集群案例等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形成初步研究成果,为下一步确定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大健康领域新兴产业培育提供决策依据。二是研究制定政策文件,对标即将发布的《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本市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医学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等市级政策文件,结合黄浦区发展生物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的定位和方向,研究制定《黄浦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等政策文件,明确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方向与路径,进一步发挥政策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以及为企业提供政策保障和服务作用。(三)建立服务管理机制,强化园区建设保障一是建立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黄浦区政府、瑞金医院主要领导牵头,区发改委、区科委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瑞金医院、永业集团等成员参与组成,主要负责园区顶层设计和关键决策,并将定期召开协调会,统筹协调政策落地、招商引资等工作,确保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下一步计划成立园区运营管理平台公司,由黄浦区属的永业集团和瑞金医院联合控股,并下设企业服务、产业投资、开发物业等子公司,负责园区的日常开发运营管理。二是完善园区联络服务机制。建立完善区政府与永业集团、瑞金医院等园区招商及运营团队的对接机制,在园区的产业规划定位、产业政策申请、协助引进创新型生物医药健康企业等方面给予具体服务与指导。积极对接、筛选符合产业定位的企业和机构落户黄浦,年初园区首批项目落地启动,众创空间品牌“奕思创E-STRONGER”、高端医疗项目上海广慈纪念医院在园区落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智慧医疗研究院、欧姆龙医疗器械等单位作为首批入驻单位正式与园区签约。(四)推进平台载体建设,助力产业创新发展载体空间建设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由国家、市政府和瑞金医院共同出资新建的7万平方米转化医学中心大楼已结构封顶,预计将于2019年底竣工。二是与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拟在黄浦区现有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上,共同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园区,打造“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载体空间。产业生态构建方面,召开首届“健康中国思南峰会”,围绕本届“价值投资引领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主题,举行了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主旨演讲、圆桌论坛、“创新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三大主题路演、资本和项目深度对接会等系列活动,积极搭建开放平台,促进医疗机构、研发企业与产业资本有效对接,努力构建“政府、学术、产业、投资”汇聚一堂、融合交流、共同发展的医疗健康产业生态,持续推动上海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二、下一步发展思路下一步,黄浦将紧抓战略机遇,主动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立足黄浦资源禀赋与特色亮点,以转化医学创新为引领,着力推动科技研发、投资孵化、产业转化一体化发展,解决医学创新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上海最大的综合型转化医学中心、全国首个转化医学研究的示范基地,打造上海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一是着力打造“四个标杆区”。依托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架起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桥梁,打造医学转化研究试验区;瞄准国际医学前沿领域,争取临床急需的生物医药新技术先行先试,打造国际前沿医疗先行区;集中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一带一路医学研究中心”,引进和建立医疗研究机构和医疗咨询机构,建设高端医学智库,打造医学创新发展引领区;对标国际一流的生物医学园区项目,突出全产业链整体布局,打造生物医疗产业集聚区。二是探索开展战略合作。园区建设发展将充分借鉴美国波士顿长木医学区、美国德州医学中心等国际领先园区经验,与现有长三角区域的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徐汇枫林生命科学园、苏州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医学园区形成错位竞争、共同发展,以转化医学的理念,解决医学创新“最后一公里”难题。三是推动形成三大圈层。以黄浦三甲医院为依托,吸引配套及产业集群,补齐转化医学的短缺资源供给,发展重点细分领域形成医学创新原动力,着力构建由转化医学中心、转化平台配套、医药及器械创新产业构成的三大发展圈层,打造创新基地生态系统。四是聚焦重点领域发展。园区将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领域,重点发展AI影像、临床研究、医疗云、生物医药等产业,加速临床医疗解决方案和创新产品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打造加速转化创新链。结合黄浦服务经济的产业特色,推动形成由培育掌握关键技术及研发能力的核心产业,集聚提供支持服务、渠道、场地的辅助产业和包括PE/VC、投资基金、商业保险公司等在内的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产业等构成的高附加值特色产业链。五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企业总部集聚区-创新转化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的多元化载体格局。依托新天地、人民广场等成熟高端商务区打造生物医药企业总部集聚区。发挥区内三甲综合医院、特色专科医院的临床转化资源,支持瑞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等结合自身临床学科优势,建设以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为代表的创新转化专业园区,加快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生物制品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形成以思南路生物医药孵化器为代表的特色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六是加大引导支持力度。全面实施落实黄浦“扩大开放”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临床急需的新药品、新器械在园区先行先试;通过设立创业创新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广慈转化医学基金和科研基金,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助推园区发展。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医疗机构、企业和政府的联动效应,打造立足黄浦、对接张江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开放共享、协作共通的科研技术转化平台以及园区配套运营平台。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黄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19年5月24日联系人姓名:郑欣联系电话:33134800×21116联系地址:延安东路300号邮政编码:200001

上海黄浦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法律咨询服务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