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中心城区西北门户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上海市普陀区以“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为战略定位,依托“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生命健康、科技金融”四大重点产业,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协同,打造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示范标杆。近年来,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工作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终端、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创新赋能、深化区域合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区位优势凸显,激活枢纽辐射功能
上海市普陀区地处沪宁发展轴与沿江通道交汇点,是上海连接长三角西北翼的“桥头堡”。区域内轨道交通11号线、14号线、15号线等7条线路贯通全域,10分钟直达虹桥综合交通枢纽,1小时覆盖苏州、无锡等长三角核心城市。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普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00亿元,同比增长6.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22%。随着沪苏湖铁路、北横通道等重大工程加速推进,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的枢纽功能持续强化,成为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节点。
产业集群升级,构建数字创新生态圈
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的产业布局:
智能软件与数字经济:以“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为引领,集聚360数科、波克城市等领军企业,2023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突破600亿元;
研发服务与科技金融:建设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中以创新园,引入普洛斯金融科技总部等机构,2023年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长18%;
生命健康与医疗器械:依托桃浦国际健康创新产业园,落地复星医药、上药集团等重大项目,2023年生物医药产值突破80亿元;
绿色低碳与新材料:聚焦氢能、循环经济领域,建成上海碳中和创新联盟,2023年绿色技术交易额同比增长35%。
这一系列成果彰显了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示范作用。
服务机制革新,打造高效能营商环境
为提升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吸引力,地方政府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推出“无感智办”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零跑动”,项目审批时限压缩30%。创新“金牌管家”服务机制,为重点企业提供载体定制、人才安居、技术对接等全生命周期支持。根据《2023年上海市营商环境评估报告》,普陀区在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企业诉求响应速度等指标上位列中心城区前列。此外,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专班联动长三角开发区联盟、G60科创走廊,搭建跨区域产业协作平台,助力企业实现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
创新生态完善,强化科创策源功能
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的持续突破,得益于其厚植的科创资源。区域内汇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化工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众创空间15家。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5%,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8亿元。通过举办“上海数字创新大会”“国际人工智能峰会”等品牌活动,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成功吸引京东智谷上海中心、商汤科技智能计算平台等30余个高能级项目落地。
载体能级跃升,释放产城融合潜力
聚焦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重点打造三大标杆载体:
海纳小镇: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布局数字安全、元宇宙等前沿领域,建成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入驻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8%;
桃浦智创城:聚焦生命健康、环保科技,引入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医学院转化中心,2023年园区产值突破150亿元;
中以创新园:打造国际技术转移枢纽,落地以色列Watergen空气制水、Ecoppia智能光伏等项目,形成跨国协同创新生态。
这些高能级载体为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提供超200万平方米专业化产业空间,全面适配企业研发、中试、量产的多元化需求。
未来展望:建设长三角数字创新枢纽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迎来战略机遇期。未来三年,区域将重点实施三大行动:
数字经济能级跃升:建设国家级数据要素市场先导区,推动100个以上“AI+场景”应用落地;
生命健康集群培育:打造细胞治疗、高端医疗器械全产业链,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
绿色技术应用示范:建成零碳示范园区2个,培育氢能技术研发平台3家。
通过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深化区域协同合作,上海市普陀区招商引资正加速从“产业集聚”向“生态引领”跨越,为投资者开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战略蓝海。
欢迎全国企业前来上海市普陀区投资兴业!招商信息咨询电话:400-162-2002
上海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